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灌溉事业及其经营管理的发展
一、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概况
防治水害、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我国古代史书的记载,以及对出土文物的考证,我国从进入农业社会,就开始有了农田灌溉农业。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开始进行了临河挖渠、凿井汲水等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开始了我国的农田灌溉事业。秦汉以来,我国的灌溉事业从规模到技术水平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公元前613年,在现在的安徽省寿县的吉河上兴建了芍坡灌溉工程。公元前256年,在现在的四川省岷江中游兴建了引水灌溉工程——都江堰,当时的工程建设者们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引来了岷江水,灌溉着川西300多万亩平原,这项著名的引河灌溉工程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考验,历久不废,使川西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稳产高产田,成为“天府之国”,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公元前246年,在现在的陕西境内的泾河上修建了引水灌溉渠——郑国渠,全渠长达150多km,穿越了好几条天然河道,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修建这样长的灌溉渠道,是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的,郑国渠就是现在的泾惠渠的前身,它引用了泾河水来灌溉关中百余万亩土地。郑国渠的建成,标志着当时我国水利建设的技术水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