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抗茵药物选择
(一)基本原则
术前、术中及术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宜选择肝、肾损害与负担较轻的药物,如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慎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
术后早期,在无明确临床感染证据与感染危险因素的情况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后3-5天。
(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1.低危病人如肝移植受体无表8-3列出的各项危险因素,手术当天术前30分钟静脉滴注一次抗菌药物。如手术时间延长>5小时,术中每3—4h加用一次(如术前使用半衰期长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术中不必加用,以下方案同此)。可选用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或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预防性使用时间是术后3—5天。
2.中危病人如肝移植受体出现表8-3列出的危险因素一项或以上者,手术当天术前30分钟使用一次抗感染药物,术中每3—4h加用一次,预防性使用时间是术后3—5天。可选用B内酰胺类—p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用四代头孢(头孢吡肟)。此外,须加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3.高危病人如肝移植受体出现表8-3列出的危险因素中的感染性合并症,手术前应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控制。手术开始前使用1次抗菌药物,术中每3-4h加用一次,术后根据感染是否得到控制决定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此类病人应在术前及时明确病原微生物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利于手术后准确选用抗菌药物。经验性预防与治疗可选用p内酰胺类-p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此外,须加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或米卡芬净。用药时间依据感染临床表现的情况决定。
(三)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方案
下呼吸道、胆道等轻、中度感染:要加强可能存在的耐药菌的控制,可使用B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的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
下呼吸道、腹腔、胆道等重度感染:指感染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一个以上脏器或系统由感染导致的功能障碍者。要确保覆盖大多数耐药菌和真菌预防。可选用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p内酰胺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并联合使用氟康唑。持续时间十天以上的腹腔感染,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时,须考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在细菌学检查证明革兰阳性球菌存在的条件下,选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林等糖肽类抗菌药物。
菌血症或重度尿路感染:在存在术后危险因素(表8-3)的情况下,须确保覆盖大多数革兰阴性耐药菌、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和真菌。可选用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B内酰胺类—p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和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也可选择利奈唑胺并联合使用氟康唑。如细菌学检查证明是深部耐药(氟康唑)真菌感染,可考虑选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
(四)抗感染目标治疗
获得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应结合临床情况对用药方案作必要的调整。
1.所有临床肝移植感染性并发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在有效地外科引流、感染灶坏死组织清除或脓性分泌物清除的基础上进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