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辨认与识别事物过程中是如何遵循四大规律的?
当我们看见一个运动的物体的时候,或者是一个多维体的时候是怎么辨别它们的呢?比如说,在长程系统中我们可以看清物体,这个辨认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如何识别呢?
识别过程发生时,要遵循接近性定律、相似性定律、良好的连续性和封闭性定律。因为这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所以又叫做格式塔知觉定律。
接近性定律认为,我们倾向于将那些相互靠得很近且离其他相似物体较远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一般实验显示,接近律通常指“空间上接近”。
例如,我们如果看到一男一女走得很近,我们很容易把他们两个看成是夫妻或者是父女、母子等,也许他们的亲人或朋友就在后面,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后面的人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但如果后面的人赶上来,我们立刻就会判断,这是他们的亲人或朋友。
如果两个人在空间距离上离得很近,我们很容易把他们想象成一个整体。
相似性定律是说,我们倾向于将那些明显具有共同特性(如颜色、运动、方向等)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如果你看见一只正在跑的兔子,你就会把它身体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小张去打野兔,他走进野地里,必须用脚四处跬着走,因为野兔的颜色和草地差不多,如果野兔不动的话,小张就分不出哪是草地,哪是野兔,所以必须用他的脚惊动潜伏的野兔。野兔在奔跑时,野兔的各部分就会具有共同特性,它的各部分朝一个方向运动,这时小张才能顺利辨识出野兔的整体,然后再瞄准目标开枪。
自然界动物的伪装一般就是利用这种相似性定律来逃脱噩运的。
良好的连续性定律是指我们能够把挨得很近的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连续的。
比如,当你看电影时,尽管播放的是一系列快速呈现的静止画面,而你却觉得画面是运动的。这是由于影片每一个画面所间隔的时间特别短,以至于你觉得画面在运动。还有,汽车或马车轮子的辐条有时看起来会向相反方向转动,这大体上是由于大脑把一幅图像中的一根辐条与下一幅图像中离它最近的那根辐条联系起来引起的。由于轮子在不停地转动,被联系在一起的可能并不是同一根辐条,而是其他邻近的一根。由于所有的辐条看起来完全一样,大脑很可能把相邻两幅图像中两根不同的辐条联系在一起。如果联系在一起的两根辐条所在的位置完全相同(相对于汽车),则轮子看起来就会是静止不动的。如果转速稍微放慢一点。则轮子的辐条看起来就会向后转动。
封闭性定律是指如果一条线形成了封闭的或几乎封闭的图形,那么我们就倾向于把它看成是被一条线包围起来的图形表面,而不仅仅是一条线。
比如,在战争时,常打包围战,这种战斗并不是把敌人完全包围起来,而是大体围住几个方向。这样被围困的敌人就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敌人是把近于封闭的包围圈看成了封闭的包围圈,他就要寻求在某条线上的点加以突破,这时我们知觉系统的封闭性定律就起了作用。
一般大脑在决定哪些视觉特征属于某个物体时,要依赖于大体上符合格式塔知觉定律的明显的视觉线索。因此,倘若一个物体较坚实(接近性)、具有明确的轮廓(封闭性)、朝一个方向运动(连续性),而且整个为红颜色(相似性),那么,我们就很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运动的红球。所以当一个空中的球向我们抛来的时候,长程系统发生作用,可以让我们辨别物体了,我们的知觉便依据这四个定律认清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球,朝什么方向运动,从而给大脑信号,再决定我们如何去接球。
对一个动物来说,拥有这套辨识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它就很难发现天敌或猎物以及其他食物。它必须能把图形和背景分离开来。所谓的伪装物就是试图混淆这一过程,伪装的作用是破坏表面的连续性(如战士穿的迷彩服),并产生一个易于混淆的轮廓,从而使真实的轮廓伪装起来。颜色也可能与背景混杂在一起。一只蹑手蹑脚移动的猫不时地停下来,就是为了避免给猎物提供任何运动线索。正如有人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由进化获得的良好的颜色视觉,使我们的灵长类祖先能够在纷乱的绿色背景中发现红色的果实。能给我们带来众多视觉乐趣的东西,可能就是最初发现食物和识破伪装的装置。什么是错觉?它有哪些分类?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它不同于幻觉,而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伪装本身就是为了让人们产生错觉,我们可以用辨识系统来识破伪装,但事实上,错觉还是经常发生,不然伪装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