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及周期
第一节 月经周期与内分泌调节
三、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一)促卵泡素的变化
在卵泡期的前半期维持较低水平,至排卵前24小时左右出现一低峰式分泌,持续24小时左右后呈直线下降。在黄体期维持较低水平,月经来潮前达最低水平,月经来潮时开始略有上升。
(二)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
卵泡期的前半期处于较低水平,以后逐渐上升,在排卵前24小时左右出现一陡峰,较FSH更高,也于24小时左右后骤降。在黄体期维持较FSH略高的水平,至黄体后期逐渐下降,至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三)雌激素的变化
在卵泡前期,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卵泡的发育,分泌量逐渐增高,至排卵前达到高峰。峰式分泌波较FSH之分泌峰略早,以后降低。在黄体期分泌量又渐增加,于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达第二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在月经前急剧降至最低水平。
(四)孕激素的变化
在卵泡期,孕激素量极微;排卵后随黄体的发育,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黄体后半期急剧下降,月经前达最低水乎。
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GnRH,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入腺垂体,垂体在其作用下释放FSH与LH,二者直接控制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卵巢所分泌的性激素可以逆向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功能,这种作用称为反馈作用。其中,产生促进性作用的称为正反馈,产生抑制性作用的称为负反馈。雌激素既能产生正反馈也能产生负反馈,孕激素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雌、孕激素协同作用时,负反馈影响更显著。垂体的促性腺激素能在GnRH的调节下分泌,又可通过血液循环对下丘脑的GnRH产生负反馈作用(图2—1)。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