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946072
  • 作      者:
    邓铁涛,郑洪主编
  • 出 版 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谈中医离不开五行,谈中国传统文化也离不开五行。
   在人类的知识演化进程中,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们创造了五行学说,先人们藉五行来归类万物,规划世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阶梯。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学术界作过很多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五行学说的要义有二:一是以“五”为基准的分类归纳法,即从具体事物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者为各类的代表;二是“类”之间的关系律,即相生和相克,反映了事物间“利”与“害”两种基本关系。
  五行学说是带有中国传统思维特点的理论。与西方古代四元素说相比,四元素说体现了西方注重分析论和还原论的学术走向;五行学说则为中国思想带来比类析物、重视宏观和关系协调的学术传统。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以五行为中介建立了一种立足人体内部又沟通外界环境的体系。它囊括自然界方面的空间、时间、星辰、数字、气候、颜色、声音、味道、气味等,旁及人类生存所用的粮食、蔬菜、果品、牲畜等,而整个重心则在人体的脏器、肢体、五官等构成,配合人的情绪、发出的声音、排出的液体以及疾病的病因、症状等。这种体系,将自然、社会与人体整合于一体,并通过“类”之间的五行关系模式发生相互作用,成为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
  本书是由邓铁涛编,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主包括了中医五行学说发展史、五脏相关学说引论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五行对第三十八”、“五行大义第四十二”都提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第五十八章则直接名为“五行相生”,第五十九章为“五行相胜”。董仲舒还将相生说和相胜说结合起来,他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故为治,逆之则乱,顺之则治。”
  “比相生而间相胜”,成为对五行生克关系的规律性总结,也使五行生克学说正式体系化了。
  二、五行配属探源
  事物划分为五类,并配属五行,其中应该有一定的依据,即使逻辑不一定完全合理,但从中可了解古人应用五行的思维。下面就几类最基本的配属试作分析。
  (一)方位
  从现有资料来看,方位的确定是较早的。在甲骨文中已有四方风的记载,如:“东方日析,凤(风)日窈(协)。南方日因,凤(风)日微。西方日韦,凤(风)日彝。北方日夕巳(伏),凤(风)日役。”(《甲骨文合集》,编号14294)“辛亥,内贞:今一月帝令雨?四日甲寅夕……辛亥卜,内贞:今一月(帝)不其令雨?辛亥卜,内贞:帝于北方(日)夕巳,凤(风)日役,求年?辛亥卜,内贞:帝于南方日微,凤(风)日夷,求年?一月。贞:帝于东方日析,凤(风)日窈(协),求年?贞:帝于西方日彝,凤(风)日丰(韦),求年?”(《甲骨文合集》,编号14295)
  这里出现的四方名称,加上其他卜辞中有关“中商”的记载,表明甲骨文中已有五方的观念。胡厚宣认为这已奠定了五行说的基础,他指出:“中商与东、南、西、北并贞,则殷代已有中、东、南、西、北五方之观念明矣……然则此即后世五行说之滥觞。五行之观念,在殷代颇有产生之可能,未必即全为战国以后之物也。”13钊庞朴先生也认为,结合卜辞其他有关“五”的情况,“不仅依次看到了殷人尚五的习惯,而且还能看到一个隐约的体系,那就是以五方为基础的‘五’的体系……这种以方位为基础的‘五’的体系,正是五行说的原始。在后来的一些系统化了的五行学说里,如《管子》的‘四时’、‘幼宫’,‘淮南子’的‘天文训’等,仍然以方位打头,便可想见它的影响和威力,也是原始五行说所留下来的蛛丝马迹”。
  但是,五方如何与金、木、水、火、土形成对应关系呢?它还要与季节相联系。
  (二)季节
  在自然界中,季节与方位具有天然的联系。前引卜辞中出现的析、因、韦、伏是四方神名,杨树达先生指出他们都是“职司草木之神”,根据草木在不同季节时的形态而命名,实际上蕴含了四时变迁的因素,  “析谓草木之甲坼,荚(引者注:即卜辞之“因”)谓草木之着荚,韦谓草木之华实,夕巳谓草木之蕴郁覆蔽”,因此,“甲文之四方,因其神人命名之故,知其与四时互相配合,殆无疑问,然甲文未记四时之名也”∞“。李学勤先生也说:“不管析、因、彝、伏具体怎样解释,由伏即伏藏一点看,总是和四时分不开的。”‘’。’
  与卜辞四方神名相似的名称在《山海经》和《尚书》中也曾出现。如《尚书·尧、典》载:“分命羲仲,宅蜗夷,日呖谷……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展开
目录
上编 中医五行学说发展史
第一章 体系建构——起源和秦汉时期的应用
第一节 五行体系的建构
一、五行学说的起源
(一)以五为基准的归类法
(二)金、木、水、火、土与五行
(三)五行的生克理论
二、五行配属探源
(一)方位
(二)季节
(三)五色
(四)五星
(五)五味
(六)脏器
(七)其他
第二节 五行哲学的系统化
一、汉代五行哲学的发展
(一)五行理论的深化
(二)五行术数的发展
(三)对五行的批评
二、古代社会对五行学说的应用
(一)社会政治的五德始终说
(二)在应用领域中的渗透
第三节 五行学说与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早期医籍中的五行学说
二、《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
(一)与五行相配属的脏象学说
(二)五行与五脏系统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运用
三、《难经》与《金匮要略》中的五行学说
(一)《难经》中的五行理论
(二)《金匮要略》中的五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演绎探验:三国至宋、金、元的发展
第一节 五行理论的发展
一、五行术数的流行
(一)五行休王理论的发展
(二)纳音五行
(三)其他术数
二、集大成的《五行大义》
(一)论五行之配属
(二)论五行之体性
(三)论五行生克
(四)论五行相杂
三、宋代五行哲学的变革
(一)宋代有关五行的论说
(二)理学世界观中的五行
第二节 道教对五行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一、与五行相配的神灵系统
二、掺杂五行的教理学说
三、丹道修行与五行理论
(一)外丹术借五行言配合
(二)内丹系统的五行配五脏
(三)丹道理论对五行学说的发展
第三节 五行在医学的应用和发展
一、晋、唐时期对疾病的五行演绎
(一)《脉经》
(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三)《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
二、宋、金、元医家对五行内涵的阐发
(一)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二)刘完素《素问玄机玄病式》
(三)李东垣《脾胃论》
(四)朱丹溪《相火论》
三、脏腑辨证与脏腑理论的发展
(一)以脏腑为纲归类疾病
(二)脏腑分证体系形成
(三)脏腑病机的认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反思辩理:明清嬗变与近代论争
第一节 明清五行哲学的发展
一、五行术数理论及其批判
(一)术数中的五行理论
(二)对五行术数的批判
二、围绕五行学说的讨论
(一)论五行元素
(二)论五行关系
(三)论五行配属
第二节 明清医家论脏腑与五行
一、中医脏腑病机理论的发展
(一)八纲辨证与五脏的结合
(二)脏腑理论的新认识
二、明清医家对五行的发展
(一)对五行生克机理的阐述
(二)五行互藏
(三)五行颠倒
(四)关于五行生克无序的讨论
第三节 近代关于五行学说的论争
一、学术界对五行的批判
二、医学界关于五行存废的论争
三、对五行之医理实质的阐发
(一)恽铁樵论“四时五行”
(二)王慎轩以“代数”论五行
(三)陆士谔以五行为脏气之代名词
(四)杨则民探讨五行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存改之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学科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五行的认识
一、社会科学界对五行的认识
二、医学界的五行存废之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五行的争议
(二)20世纪60年代关于中医学理论体系核心的讨论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五行学说的命运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五行学说的研究
一、中医界五行存废之争未了
二、基于多学科的五行研究
(一)科学哲学理论下的中医理论与五行
(二)系统科学对五行的研究
(三)基于现代数学的五行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问题与解析
第一节 五行研究中的问题
一、五行何以为五
二、金、木、水、火、土代表什么
三、五行配属是否合理?
四、五行生克如何理解
五、五行生克的单向性
第二节 中医运用五行的思维
一、与阴阳学说等的结合
二、经权达变的实用思维
第三节 五行学说的变革方向
一、从科学进化论看五行的变革
二、五行学说的解构与重构
参考文献

下编 五脏相关学说引论
引论
第一章 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
第一节 邓铁涛倡导五脏相关学说的历程
第二节 医学实践对五行学说的超越
一、五行与五脏的主客互易
二、五脏学说对五行学说的超越
(一)人体结构的联系超出五行体系所限
(二)脏腑功能与五行性能缺乏必然联系
(三)脏腑关系不局限于五行关系
第三节 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
一、在实践的基础上保留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系统
(一)对自然的不同观察——中医认知方法的特点
(二)值得尊重的历史——科学约定的价值
第二章 五脏相关学说内涵(一)——五脏系统及其内外连属
第三章 五脏相关学说内涵(二)——五脏相关模式及其应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