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医药文献书目提要》收录了我国西南区域少数民族医药文献的重要信息,构建了一个承载中国民族医药文化的载体框架,可与中医药文化一起,形成中华文化连续体,以供医学界探讨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将西南喀斯特区域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发扬光大。当然,要遵循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原会长诸国本所言“有则有之,无则无之,多则多之,少则少之,不硬扯,不拼凑”的正确态度,方能发掘和整理喀斯特区域民族医药本真。
该书系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牵头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16ZDA238)”以及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基于数据库建设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与整理丛书”等项目支持开展的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的编写工作主要由贵州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院袁涛忠、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谭荣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张艺等专家和科研人员牵头负责,开展了以贵州为主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民族医药文献的调研、收集工作,走访了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院、湖南湘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云南中医药研究院、云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四川省达州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医药基层医疗机构、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走访贵州凯里、湖南吉首、云南普洱和广西靖西民族民间药市等,初步完成西南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医药文献目录收集,调研了该区域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历史与沿革。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共收集了民族医药文献共计231种,其中苗族的45种(手抄3种),侗族的44种(手抄30种),土家族的70种(手抄17种),以及瑶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毛南族、彝族等民族医药文献共计72种。
《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医药文献书目提要》文献书目的分类,主要依据成书时间划分为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该书所收载的古籍文献,多是经现代整理后再版后成书或手抄本,原成书年代将在内容中说明。凡一书多名的现象,均选择使用该文献出版名称作为正名,其他名称则在该文献的简介中有介绍。全书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改革开放后出版的文献为主。医药文献按民族归属,共分为四章,其中一至三章分别为苗族、侗族、土家族医药,第四章为其他民族医药。每章根据民族医药文献的出版时间或抄本年代,分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两节。
该书收载的文献名称统一使用汉文和英文注明,每一条书目内容大体按照出版或抄本简介、文献价值和医药文化价值评述等部分组成。若该文献未公开出版,则在简介中标注成书时间。基本内容包括:书名、册数、卷数、页数、著者、出版信息(出版单位、出版年代),古籍则注明成书年代(成书年代不详的未注明),该书目内容概述。书目价值评述则从文献价值、医药价值等方面进行客观评述。
该书虽然尽可能地收集了以贵州省为中心以及邻近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的医药文献,但大多以现代文献为主,对一些珍贵的遗散在民间的古籍文献及其抄本的收集整理不足,仍待我们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