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中国汤液方证与中国汤液方证续:
1.中国汤液方证 中国汤液方证,是以《伤寒论》的方证与历代医家对其研究的成就为对象,以方证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变化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方证辨证论治的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
2.中国汤液方证续 中国汤液方证续,则以《金匮要略》的方证与历代医家对其研究的成就为对象,以方证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变化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临床方证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
3.两门学科特点上述两门学科具有理论体系完整,诊治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等特点。既体现了中医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又体现了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学习中医者的必修课。
二、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众所周知,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的典范。因此,要想真正掌握方证,就必须熟悉掌握该书的辨病、辨证论治。有谓《伤寒论》垂外感病辨治之大法;《金匮要略》示内伤杂病辨治之妙谛。两者既分又合,相辅相成,完成了对疾病的辨证论治。经过我们对《伤寒杂病论》多年反复研读,认真思考探究,终于发现了它的辨证论治流程,也即辨证论治十步曲(图1)。
1.症脉表象是指患者的症状和脉象表现,即临床表象。千姿百态,十分复杂。
《伤寒杂病论》对症脉的记载,非常翔实。如对症的描摹至少有600个(包括不可分割的合并症状),对脉象的描绘也有150多个(包括兼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