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历史和现实的影子,通过它,我们得到的是微观然而生动的历史。有了这些碎片,那些宏大叙述才是完整和真切的”。作为资深媒体人的杨浪,业余爱好就是收藏和研究地图,目前藏图五千余幅。本书通过地图来写历史,写军事,写人,写事,写情。笑谈中有考据,风趣中见严谨。文中展示了“老北京的胡同地图”,分析了北京城内为什么没有河,考证了中印边界问题,荆轲刺秦时手持的地图,日军侵华的军用地图、苏德战争的地图、粟裕指挥孟良崮战役时用的地图……既长知识,又有趣味。因为配以若干珍贵的地图图片,本书亦有收藏价值。
作为续集,本书继续“以随笔方式,散乱而且随意地述说着搜藏地图者在地图上所发现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信息”,涉及的古今中外的图面要广一点,附图也多一点,后面一组关于老北京天桥、菜市口、阜成门、西直门、西单、景山等等的地图文字可能更有意思。
展开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看地图、收地图、写地图的;我知道写这本书的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人;我也相信读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开卷有益的。
——吴思
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本书作者给我提供了另一种范例。对地理的关注是一种大尺度的对事物存在的空间形态的关注,作地图的人是从“天上”看人间的,能读懂地图的人站在地上,胸怀却必须在“天上”。
——凌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