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辽,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理事长。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引力和宇宙》杂志中国编委。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黑洞热力学,黑洞量子化、基子宇宙学,虫洞与时间机器,时空泡沫结构,量子引力与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等方面有创新性工作。主要著作有:《广义相对论》,《最子场论》、《狭义相对论》,《暴胀字宙和字宙弦》,《李群与李代数》,编写过《弯曲时空量子场论》、《量子宇宙学》等讲义。1986年,1996年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静,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师从刘辽教授学习广义相对论。198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硕士学位;1987年获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物理系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理事长。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参加和承担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相对论,黑洞物理等领域发表论文100多篇,在黑洞热性质、时空奇点,钟速同步和热力学的关系等方面有创新性工作。1986年、1996年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ThomsonReuters“中国卓越研究奖”。主要著作有:《黑洞的热性质与时空奇异性》,《黑洞与弯曲的时空》,科普作品有《探求上帝的秘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曾获第11届和第12届中国图书奖。
田贵花,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2006年完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所的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经典相对论,黑洞熵及其热力学性质。开放体系的主方程及相关问题。半经典随机引力理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中的基本问题。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主持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
张靖仪,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爱因斯坦场方程精确解,黑洞熵,黑洞的霍金辐射与信息疑难,宇宙学。2003年以来在黑洞霍金辐射和黑洞信息丢失问题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一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获ThomsonReuters“中国卓越研究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