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15673
  • 作      者:
    阎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郭贵春,1952年生,山西省沁县人,中共党员,山西大学校长。山西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科学哲学,先后赴美、日、英、德、俄、港、台等著名大学应邀作高访、研究。历任哲学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兼校长。现任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首席科学家、国家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名誉主编,山西省科技专家协会副主席,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山西省委第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国家重点项目十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认为科学研究的程序是:现象—模型—实验(或观察)—理论,建构模型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科学研究的理性特征主要是通过模型来获得合理解释。作者通过考察科学哲学界模型研究的历史状况,提出了整体论视域中模型观的基本方法论框架和研究策略,并以此分析了理论结构建构中引入模型的必要性和科学实在论整体论模型观辩护策略,建立了一种科学发展的整体论模型观解释策略。《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在对模型观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择人工智能知识表征与隐喻为分析对象,考察了人工智能知识表征的模型化特征,探讨了隐喻发生中模型的框架作用,并重点研究了科学概念的形成与转移中模型的启发作用。
    《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适合科技哲学工作者、相关专业大学师生,以及科技哲学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走向模型化研究的科学哲学
    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到现在,科学哲学已经走过了将近100年的历史。在这近100年中,科学哲学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出现了各种流派和学说,争论也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但是综观科学哲学的发展,一些根本性的哲学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如理论实在性问题、理论合理性问题现在仍然是科学哲学争论的焦点。作为一种方法论选择的需要,各个流派在新一轮辩护中,采取了退却和回避的策略,或者将问题悬置起来不予考虑,或者将问题加以语义上升,试图在语言层面解决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些方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且还会导致科学哲学对科学的解读越来越远离科学本身的尴尬局面。为此,一些科学哲学家重新转换思路,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在这种寻求中,科学哲学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作为科学的哲学解释和说明,科学哲学应当映射科学,从科学自身挖掘科学哲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否则,科学哲学将会是没有基础的虚妄的人为构造。这种认识的转变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第一节  映射科学——科学哲学的抉择
    科学哲学的诞生被认为是哲学家对以往哲学的一次革命,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促使科学哲学兴起的逻辑经验主义一反哲学的形而上学分析框架,为哲学研究确立了进行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地位。哲学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语言学转向。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科学哲学又先后经历了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这后两次转向被认为是对纯粹追寻科学语言形式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逻辑分析的修正,从而使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哲学研究进入了语言意义和语言应用的分析维度。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走向模型化研究的科学哲学
第一节 映射科学——科学哲学的抉择
第二节 建构模型——科学探索的捷径
第三节 基于模型之上的科学哲学研究途径

第二章 传统模型观
第一节 模型论的早期遭遇——科学哲学界对模型的漠视
第二节 类比模型观
第三节 语义模型观
第四节 认知模型观

第三章 整体论模型观及其研究策略
第一节 整体论模型观的内涵
第二节 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模型的内在本质
第三节 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模型的构成
第四节 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模型的功能
第五节 整体论模型观的方法论原则

第四章 理论结构的整体论模型观
第一节 传统理论结构观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 理论结构中引入模型的必要性
第三节 整体论模型观建构理论的原则
第四节 整体论模型观的理论结构框架

第五章 科学实在论的整体论模型观辩护
第一节 绕不过去的实在——科学家的基本信念
第二节 模型——显现实在的基底
第三节 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的指称涵义
第四节 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理论与实在的符合

第六章 科学发展的整体论模型观解释
第一节 传统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局限
第二节 样本模型的转换与科学发展
第三节 科学描述的标准系统与样本模型构造策略的一致性

第七章 知识表征的模型化
第一节 人工智能(AI)中的知识表征
第二节 知识表征的人工智能模型
第三节 人工智能表征知识的哲学争论
第四节 知识表征模型化需要回答的哲学问题

第八章 隐喻中的模型
第一节 模型的引入
第二节 科学隐喻中的模型
第三节 隐喻发生的机制与模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