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859100
  • 作      者:
    陈锦[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以生活活泼的文本与知识专栏的理性概括相结合,全面展示祖国大地的起伏沧桑与人文风情,汇集众多摄影名家的珍贵摄影作品,带给您强烈的视觉冲击,图书、杂志、网络等各种全新的编辑手法融会贯通,一部适合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人文地理百科全书。
展开
作者简介
    陈锦,1955年6月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1971年5月至1978年9月赴云南省河口农场四分场当支边知青,其中近四年务农,近四年在中心学校当体育教员。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就读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10月调四川人民出版社从事专职摄影、编辑工作。1985年底转四川美术出版社至今,任高级编辑、副编审。1992年至今,先后主拍主编大型摄影画册《西南丝绸之路》、《神游三峡》、《峨眉山》、《炎黄子孙·氐羌颂卷》和《巴蜀文化图典》。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其涉猎题材非常广泛,作品在国内以及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展出,被中央电视台、日本NHK、德国电视一台等媒介作专题介绍。1992年,《哈那斯之路》获四川省首届巴蜀文艺奖。1996年应世界华人摄影协会之邀,赴新加坡参加《今日新加坡》画册拍摄活动。1998年,《茶馆》获“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E类一等奖,《蜀里》获四川省第三届巴蜀文艺奖。2003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选为“德艺双馨”优秀会员。2001年4月至5月,应美国Freithof图片社和法国Gamma图片社之邀访问美国、法国并作学术交流。2002年应《中国时报》之邀,赴台湾参加“两岸摄影家合拍台湾24小时”采访活动并作学术交流。2006年出版大型个人摄影回顾性画册《市井》。处女作“峨眉山雪景》刊登于《春城晚报》的星期日副刊版,1980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1984年。四川当代摄影五人展,中国,1987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1988年。四川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展,赴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展出,1995年。中国现代纪实写真五人展,日本,1997年。故乡记忆——摄影个展,中国,1998年。瞬间犹存——中国纪实摄影作品双人展,德国,1999年。四川茶馆写真个展,全部展品被日中友好会馆收藏,日本,2001年。中国人本,中国、德国,2003年。
展开
内容介绍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以成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描述对象,运用充满怀旧色彩的文字和生动直观的图像,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市井人文展现给了读者,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精妙绝仑的现当代“清明上河图”。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成都古城屡建屡毁
    我的一个北京籍同学曾对我描述过,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第一次来成都时留下的印象:街道很窄,人家多面街而居;一条丈许的竹竿横街而过,从这家屋檐挑向那家屋檐,其上晾满了刚洗过的铺笼罩被、内褂外衫;天微亮,张家健妇叉腰跺足于街心,唾沫四溅地与李家太婆论短长;当正午,打锅魁的师傅用擀面杖有节奏地敲击着案板,茶铺里传出了茶船子在茶桌上绽开的咣当声;日黄昏,户户置饭桌于街沿,王家幺妹脚拖叭嗒作响的木板鞋踱向赵家门前,一边毫不客气地从赵家饭桌上往自己碗里夹菜,一边还叽里咕噜地数说着:“哟,吃的是菜脑壳煮腊肉嗦!”……
    ——这就是成都,一座不同于北京,更不同于上海的中国内陆城市的街头风景。
    成都的建城史可以上溯至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最初的成都市民仍依据“择水岸而居”的通例,自秦汉以来,于府河、南河“二江”并流之处,逐步完成了“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汉·扬雄《蜀都赋》)的城市格局。早期实行“坊市制”,即为了便于管理,将城市居民的居住地划分成若干个街区,这个由一定数量的街巷组成的街区叫做“坊”,相当于现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坊与坊之间有坊墙相隔,居民从坊门进出。城市的规模大小以坊的多少而定。据南朝梁李膺《益州记》所载,南北朝时成都城内有120坊,且整齐而有规律。而“坊市制”,就是将做都历史上7次成为封建割据小朝廷的京都,2次成为农民起义政权的国都。而每一次新的政权的更替,成都城都要经历一次战火的摧残,伴随着一次由毁灭到重建的痛苦的过程。最为惨烈的要算明末清初连续60年的战乱,从张献忠的“屠蜀”,到清军反复数次的破城,一个曾经是“既丽且崇”有着“喧然名都会”美誉的大都市,竟落得个“城中绝人迹者十五六年,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沈荀蔚《蜀难叙略》)的悲凉景象。因此,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的原貌,只能从史籍中少量的文字记载,和几幅粗略的地图上窥其一二。我儿时见到的那座“古老”的成都城,其实已经是清康熙年以来,从一片瓦砾废墟上逐渐重建起来的。二.前铺后家、铺院结合
    清光绪五年和光绪三十年出版的省城街道图统计,成都城有大街137条和169条,小街巷有196条和289条;清宣统元年傅崇矩的《成都通览》记,令城买卖的场所(市)与居住的街区(坊)截然分离。当时的市,类似于现今的大型商场,每日定时开放,定时散场。到了唐代,那种带有保守、封闭意味的坊墙坊门不复存在,“坊市制”也被废除,逐渐形成坊市合一、以街为市的开放性局面,商业愈加繁荣,城市也愈加发展了。
    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街巷516条;《成都城坊古迹考》一书记载1949年时共有大街229条,小街巷505条。可见,近代成都的城市化进程还是颇具一定规模的。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建筑是文化的标签,更是它的脸谱。尤其是民居建筑,反映出这座城市独有的经济状况、世俗民风。传统的成都,始终是一座小商业和小手工业为主体的平民化城市。普通市民的居住方式,大都以家户人家为单位,互为依傍、彼此毗邻,似乎谁也离不开谁,具有浓厚的“群届”文化色彩。
    川西平原大多数城镇的民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临街的多是做买卖的铺面,背街的都是大小不等的院落。铺面有三间、双间和单间,木板门面,无窗,拆下木板后即成店堂,进深较长,常是前铺后家、铺院结合;也有的是一楼一底,楼下为店,楼上住家或堆放货物。铺面与铺面相连形成长长的檐廊,檐宽少则一米,多的达数米,既可遮阳,又能避雨。背街的院落以巷(北方称“胡同”)为连接出入通道,普通人家住的是小四合院,一户一院或几户一院,院中有小天井,天井里种些花草,房屋为粉白墙,深色门窗,小青瓦顶,整个格调朴素淡雅,给人以一种恬静舒适感。
    权贵人家住的大院,又被称作“公馆”,多是砖木结构,大门两侧为八字墙,墙面灰白色,门前筑照壁,门左右有门枋,可贴桃符或对联,成了一些机关单位办公的地方,要么分配给住房困难的普遍百姓,成为许多人家杂居其间的大杂院,俗称“十家院”。
    四川人具有好交往、喜聚集(扎堆儿)、尚娱乐的生活习性。那些长长的铺外檐廊,宽宽的街沿,或者大小院落里的天井、院坝等,正好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明朗的休闲娱乐“共享空间”:男人们在其问喝茶下棋,会友聚谈;妇女们一边做些浆洗缝补类的手工活,一边拉拉家常;孩子们则为自已找到了发挥天性的好去处,恣意地嬉戏游玩,待夜幕降临,“逮猫”(捉迷藏)、“摆鬼故事”等节目更加激动人心……在这里,人们的思想得以交流,情感得以宣泄,体现出浓浓的邻里亲情,就像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里。在这个开放式的居住环境中,居住者之间自然形成了相偎相依、互帮互助的睦邻关系,与现在的人们住在单元楼里,“一门关尽,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正好是鲜明的对比。
展开
目录
总序 江山多娇魂脉永系
第一章:故里寻梦
一、《清明上河图》勾起市井记忆
二、水、买卖及做生意的格局
三、月月有市,居给人足
四、温雅色彩的天空

第二章:街坊韶光
一、成都古城屡建屡毁
二、前铺后家、铺院结合
三、另类“街娃儿”
四、同街娃儿结下不解之缘
五、痛与快的童年
六、严父与慈父
七、“偷书”持续了好些年
八、最得意的玩具是木制宝剑

第三章:滋味营生
一、感受“赶场”
二、三里一场,五里一集
三、锦、绣蜀城
四、成都市井手艺人

第四章:恣性玩乐
一、拉保保认干亲
二、“玩”出来的人生
三、做菜之乐
四、喝酒就是一种“玩”
五、好耍的茶铺
六、全民皆麻

第五章:茶铺情致
一、随幺外公去喝早茶
二、“兰园茶社”当家堂倌“眼镜”
三、茶铺里龙门阵打伙摆
四、书茶与加班茶
五、“无所谓”的场所

第六章:江湖戏班
一、囚徒临刑大唱川戏
二、铁打的剧团,流水的班主
三、”火把”戏班
四、父母扮角,娃娃串“吼班儿”
五、一边说戏一边演出
六、大家再凑些,要么不演了
附录
成都故迹
成都古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