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术考古与文化资产:以台湾地区学者的论述为中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83757
  • 作      者:
    林保尧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林保尧,1949年生于台湾新竹。日本筑波大学艺术学研究科博士。专攻佛教艺术、台湾艺术、区域文化研究。著有《法华造像研究》、 《佛教艺术讲座》等书。现任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教授、传统艺术研究所所长、传统艺术中心主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br>    龚诗文,1966年生于台湾屏东。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专攻墓室装饰、画像石等,著有《汉代画像艺术的门户世界》、《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山岳狩猎图》、《纹样、形式与意匠——以宋山画像石的花卉纹样为例》等论文。现任台湾元智大学艺术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美术考古与文化资产:以台湾地区学者的论述为中心》分为总论、台湾地区的文化资产与考古美术以及内地考古美术的调查、收藏与研究等三部分,分别选录16篇论文。值得注意的除大家较为熟知的美术与考古之外,《美术考古与文化资产:以台湾地区学者的论述为中心》往往涉及文化资产乃至文化资源的用语以及美术考古的展示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总论:考古学与艺术史学<br>    台湾地区文化资产保存历程概要<br>    一、前言<br>    林一宏<br>    从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可推估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即有史前人类在台湾地区定居生存,然而可信的文字历史记录,已迟至17世纪。四百年来,位于大陆与海洋交接的关键地位的台湾地区,陆续汇集了南岛语族(原住民)、欧洲文化、汉文化、日本文化、近现代文化等多元而复杂的文化面向,它们彼此交会融合,亦各自遗留下若干建筑文化资产。<br>    本文将介绍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台湾地区的文化资产保存历程,着重于讨论其保存意识、保存对象、与相关保存法令的演变,借以探讨台湾地区文化资产保存的特殊性。<br>    清代的古迹与八景<br>    清政府统治台湾地区约211年,期间一部分治台的地方官员曾因袭大陆做法,延聘文人编纂地方志书。在清代所编纂的台湾各地各版的方志中,曾陆续出现“古迹”、“名胜”、“胜迹”、“遗迹”等名词以及若干描写各地风景的诗文,特别是“八景”与八景诗。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一、总论:考古学与艺术史学<br>变动中的疆界——艺术史与考古学学科的对话<br><br>二、台湾地区的文化资产与美术考古<br>台湾地区文化资产保存历程概要<br>浅谈2001年后台湾地区文化资产发展概况——以有形文化资产为主<br>万山岩雕的类型、技法与风格——从新发现的四号岩雕谈起<br>再论台湾万山岩雕大轧拉乌(TKM4)的题材、技法与风格<br>台南地区明郑时期墓葬出土文物<br>鹿港天后宫后殿龙柱风格考<br>清代阿里山竹纸产业的开发与文化景观<br><br>三、大陆考古美术的调查、收藏与研究<br>从福建黄土仑类型墓葬陶器看闽江下游的文化变迁<br>商代黄金制品研究——从身体与物之空间现象分析<br>西汉至新莽“四神”图像刍议<br>题记、制作与意匠——以安国祠堂画像石为例<br>四川新津“梁高行”及“楚昭贞姜”汉画像考<br>台北鹿野苑藏东魏王文和等石造释迦五尊像光背线刻画略考——佛传“四门”与须大孥本生<br>香积寺唐代奉献小塔:中国出土的金刚界“五部心观”系图像<br>民国初年书籍装帧与设计思潮的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