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40年代的日中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1936年,日本作家鹿地亘来到中国,他在上海受到鲁迅等中国人的影响,决心走进中国抗日战争的阵营,并开始公开发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文章。1938年在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背景下,鹿地亘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聘请,作为顾问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对敌宣传工作。期间,鹿地亘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等人的帮助下,开始对日本战俘进行反战教育和训练。1939年和1940年,鹿地亘分别在桂林和重庆组织觉醒日俘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 (以下简称“反战同盟”)。在对广大日俘进行反战教育的同时,他还组织了“反战同盟工作队”,并亲自率领工作队赶赴前线,对日军进行宣传工作,收到很大成效。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反战同盟”被解散。然而,鹿地亘和“反战同盟”的活动,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肯定,在中国友人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帮助下,鹿地亘等人继续在华展开反战活动,直至战争结束。 本文主要叙述和分析鹿地亘在日中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反战思想和反战活动,并阐发其对日中两国及日中关系带来的影响。战前部分自1903年鹿地亘出生至1935年,这是第一章。这部分主要分析鹿地亘反战思想的渊源和形成过程。战中部分自鹿地亘来华的1936年至1946年,包括第二、三、四章。战中部分主要分析鹿地亘在华的反战活动及其给中国和日本社会带去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鹿地亘来华后,与中国友人的交往和鹿地亘受到的影响。第三章主要通过分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及第三厅的组织系统,来论述鹿地亘对教育日本人俘虏、组织“反战同盟”的看法。第四章主要介绍鹿地亘在桂林和重庆组织觉醒日俘成立的“反战同盟”。战后部分自鹿地亘回到日本的1946年至1982年,即是第五章。这部分主要分析鹿地亘回到日本后进行的反战活动和日中友好活动。 本文注重利用第一手史料,除大量使用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的档案材料外,还利用了鹿地亘从中国带回日本的资料,即1995年整理编集的《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资料》。此外,笔者幸运地找到原第三厅部分人员以及与鹿地亘有关人员??包括4名中国人和5名日本人,并对他们作了口述记录,本文试着将其作为重要补充资料并加以使用。 日中两国学者对日中战争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对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其领导人日本著名作家鹿地亘的研究更是薄弱,至今尚无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鹿地亘的反战思想和反战活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在当前日中关系形势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