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晚清三十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232253
  • 作      者:
    李扬帆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北大学者扬帆继《走出晚清》后又一力作。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教授),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研究员),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系 教授),徐波(《世界知识》杂志执行主编 编审),李明赞(北京四中特级 教师)。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阶段”。在晚清,近代中国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世界的风暴”。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究竟该如何应对?李扬帆博士曾经出版过的一本专著《走出晚清》,勾画了清末中外关系的大轮廓并着力分析描述了其中的代表人物。这本《晚清三十人》就是他近几年潜心晚清人物个体研究的汇集。在期笔下,每一个历史事件与人物总是那么鲜活。我想念,将历史的大格局与大格局中的代表人物结合起来研读,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教授)
  历史是人的历史,选准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以其为焦点,当使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透视、理解更为深刻,也更为丰富。这“晚清三十人”,个个确都是“关键人物”。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研究员)
  轻灵而活泼的叙事,睿智而新鲜的视角,让历史活动起来。
  ——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系 教授)
  残阳如血。 过去我们对大变局中的许多涉外事件和人物了解太少,而误解误传太多,人云亦云或自以为是的解读太多。读罢此书,一条条原本或模糊或隐晦的脉络清晰起来,一个个原本或抽象或扭曲的人物鲜活起来,一种种原本或含混或笼统的观念和认识明确起来,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再现出来。
  ——徐波(《世界知识》杂志执行主编 编审)
  含英咀华,上善之事。《晚清三十人》钩玄人臣,臧否人物,寓理于事。化纷繁为洁简,卓见功力。写史有如讲故事,可亲可善。
  ——李明赞(北京四中 特级教师)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扬帆,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拥有湘西人的血性与湖湘学人的理性,长期致力于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有《邓小平外交》及《走出晚清》等著作。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匆匆脚步中呼吁驻足回眸,为中国的外交思想注入更多的理性和智慧。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下这个时代,当别人都忙着挣钱、忙着进行各种残酷的生存斗争时,你如果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那样突然呼喊“下雨了,大家要收衣服啦!”是不合时宜,甚至会被人嗤笑的。笑的人尽管去笑,但是,我相信有一些人,会站在历史进程的某个角落,冷冷地看着这集体的疯狂和集体的无意识。这些人怀着唐僧式的妇人之仁,饱含对一种集体命运的终极关怀。你选择翻一翻这本小书,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时代,但也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时代。作为现代人,我们自然想知道,当“天朝”的威仪在列强的船坚炮利面前轰然坍塌的时候,龙旗下的国民该如何看待这一“千年变局”?帝国的贵胄臣僚们该如何面对这傲慢自大的心理与现实之间无情的落差?本书选取晚清风云中与洋人直接接触的大约30人,如奕、李鸿章、左宗棠、慈禧、张佩纶、张之洞、盛宣怀以及后来的袁世凯们,还有清廷派出的首批外交官们,作者以优美灵动的文字与夹叙夹议的方式,写这些大员或无奈或困惑或辛酸或滑稽或感人的故事,以此来窥视百年前的中外冲突与融合。
展开
精彩书评
  历史是人的历史,选准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以其为焦点,当使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透视、理解更为深刻,也更为丰富。这“晚清三十人”,个个确都是“关键人物”。
  —雷  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研究员)
  轻灵而活泼的叙事,睿智而新鲜的视角,让历史活动起来。
  —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系   教授)
  残阳如血。 过去我们对大变局中的许多涉外事件和人物了解太少,而误解误传太多,人云亦云或自以为是的解读太多。读罢此书,一条条原本或模糊或隐晦的脉络清晰起来,一个个原本或抽象或扭曲的人物鲜活起来,一种种原本或含混或笼统的观念和认识明确起来,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再现出来。
  —徐  波(《世界知识》杂志执行主编   编审)
  含英咀华,上善之事。《晚清三十人》钩玄人臣,臧否人物,寓理于事。化纷繁为洁简,卓见功力。写史有如讲故事,可亲可善。
  —李明赞(北京四中   特级教师)
展开
目录
自序 青春的末代帝国
1.饿死后不如一匹马: “海上苏武”叶名琛
2.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嵩焘的悲剧
3.洪秀全:无法解答那三个问题
4.天国遗恨:洪仁玕\和他的《资政新篇》
5.难以承受生命之轻:曾国藩的心中一直就很矛盾
6.大义人生左宗棠
7.国际视野中的李鸿章
8.捍卫与排外:倭仁的卫道之苦
9.僧格林沁之死:晚清骑士的最后愤怒
10.无法理解那重要的使命:晚清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
11.勇于任事的洋务领袖:开明亲王奕訢
12.别了,罗伯特?赫德!
13.容闳:中西交往中的尴尬
14. 张德彝:在“ 自卑”中发现西方
15. 陈季同的辩护
16. 另一种孤独的先行者:戈鲲化在哈佛
17. 黄遵宪的热情、悲情与激情
18. 魂断孽海:买图误国的状元洪钧和救国的女人
19.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副贡生薛福成
20. 始信昆仑别有山:曾纪泽的西方与中国观念
21.“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英才沈葆桢
22.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战
23. 亦官亦商者的责任:盛宣怀
24. 超越张之洞命题
25. 另类下海的先驱:卖纱救国的状元张謇
26.“ 云中漫步”:翁同龢的状元人生
27. 慈禧:因为她是个女人?
28. 大泽龙蛇:袁世凯创造历史的三次机遇
29. 回到辜鸿铭的立场又如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