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代皇帝读书生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634097
  • 作      者:
    向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向斯,湖北麻城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  馆学系,获学士学位。
    一直潜心于中国宫廷版本和历史诸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的内地、香港、台湾,韩国等地出版相关著作多部。
    许多年来,像上朝一样,出入于红墙碧瓦的紫禁城中,在当年乾隆皇帝的母亲生活起居的寿安宫工作。每天游走在草色烟光的宫殿楼阁之间,呼吸往日的幽香气息。熟悉每一座沉默的宫殿,爱惜宫中的一草一木,善待每一个幼小的生命。更多的时间,喜欢背对未来。从宫廷古书中感知历史,从泥金写本里触摸历史,感觉宫殿深处发生的每一个历史瞬间。
    现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
展开
内容介绍
    《清代皇帝读书生活》带您走进清代帝王隐秘的读书生涯,破解其背后不为人知的权力斗争疑案!清代皇帝们读什么书?师傅们如何教授?康熙为何能监制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地图?皇子允扔如何嗜学如命,以致年迈的师傅数次辞职?乾隆又是怎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皇帝?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痴迷汉文化的少年皇帝
    1.痴迷汉文化
    顺治皇帝福临幼年即位,随后入主中原成为紫禁城的主人。虽然他从九岁开始接触汉文,但他直到十四岁亲政之时依然不通汉文。当他看着大臣的奏章茫然不知所云之时心急如焚,于是下定决心学习汉文。在乾清宫中,他每天五更起床读书一直读到黎明。经过多年的认真学习,刻苦研读终于能够阅读汉文书籍。在处理完政务之余依旧手不释卷。有时,读书直到深夜。
    乾清官顺治皇帝的寝室实际上就是一个书房,后来,几乎变成了一座小型书库。数十个高大的书架,整齐地倚墙排列,上面放着经史子集各种精美的著作。顺治皇帝喜欢阅读经部、史部书籍。在阅读经史典籍之余,对于集部诗文作品也特别喜爱。尤其是先秦辞赋、唐宋诗词和元明戏曲话本,他都极为喜欢,不仅大量背诵、朗读,还写读书笔记,撰写评语。
    当时,《三国演义》、《西厢记》等都是清初流行宫中的经典作品,顺治皇帝十分喜欢。他爱看学者金圣叹评点的《西厢记》,他在评述金氏评点本《西厢记》时说:“议论颇有遐想,未免太生穿凿,想是才高而见僻!”
    顺治皇帝欣然接受了汉文化,并喜爱汉文化。他对汉文化由喜欢渐渐发展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绘画和书法。他的书法独树一帜,大字书法写得气势磅礴。他的绘画独具风格,尤其指头画别具意境。
    按照清制规定,努尔哈赤直系子孙称为宗室,以黄带子为标识,因称黄带子。直系之外的皇室子孙称为觉罗,以红带子为标识,因称红带子。黄带子和红带子,构成了爱新觉罗大家族。入关以后,清廷对宗族子弟的教育十分重视,特别设立学堂,教育皇族子孙。顺治九年(1652年),满洲八旗各设宗学一所,招收皇室宗族子弟就近入学。特聘师傅教授满文、汉文,兼习骑马射箭。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篇文章《罪己诏》。全文一千余字,情真意切地回顾了自己十八年的皇帝生活和政治历程。既没有总结自己的辉煌政绩,也无夸耀自己完成了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大业,而是充满愧疚地历数自己十四条罪状向他的臣民谢罪。这十四条罪状,主要是从儒家的视角和祖宗的角度来剖析自己:变更祖制、未尽孝道、疏远宗室、重用汉官、用人无术、不能节俭、厚己薄人、浪费严重、任用内官、燕处深宫、不听忠言等等。这篇《罪己诏》,既是自己政治生涯的自责,也是自己多年读史心得和人生经验的总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心灵自述。
    二、御制作品:顺治一生的读书治世心得
    清顺治皇帝御制作品,包括《清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六卷,《清世祖圣训》六卷,《资政要览》三卷、《劝善要言》二卷、《御制人臣儆心录》、《万寿诗》、《劝学文》以及《御注孝经》一卷、《御注老子》二卷。
    1.《清世祖实录》
    康熙六年(1667年)九月,康熙皇帝命儒臣恭纂,历时五年完成。全书六卷,约三万余字,是清世祖福临一生的读书心得和言论集汇编。有《四库全书》本、《十朝圣训》本行世。康熙命儒臣编校,体例与清太祖、太宗圣训相同。收录福临言论一百一十三条,分成三十二门类:论治道、敬天、圣孝、圣学、谦德、节俭、儆戒、敦睦,谕群臣、求言、纳谏、任官、考绩、选举、理财、恤民、赈济、饬臣下、重祀典、礼前代、褒忠节、兴文教、’谕将帅、谕外藩、体群情、惩贪妄等等。后雍正恭阅全书,命令儒臣重加校订。该书有康熙御制序、乾隆御制序。康熙皇帝在《御制世祖实录序》称:
    朕惟自古膺图御历之后,躬集大统,手致太平。懋烈丰功,光前翼后,行之为政,斯发之为言。意蕴因卓越乎百王,训行尤昭示乎奕禩。惟圣有作,后人述焉,千载同揆也。我皇考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神灵首出,智勇天授,秉英断之姿而持以恭俭,扩宽仁之量而济以忧勤。……若夫宵旰图维,宫廷训敕,煌煌纶音,嘉言孔彰,究圣学之高深,著王道之正直。凡所以凝天命,扬祖德,倾民岩,持国体者,叮咛反复,深切著明而意旨所注,尤殷殷乎省躬克已。因命儒臣分类编纂,朕复详加披释,计一百一十三条,统为圣训六卷,宝诸金匮,拱若球图。俾后世子孙,知我皇考之贻谋燕翼,百世无疆。开国经纶,万年时叙。所以杜愆忘而遵典则者,心法于是乎在!”乾隆皇帝在《御制世祖实录序》中称:
    洪惟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宏功,至仁纯孝。……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政令彰施,百度具举,涤前代之烦苛,沛兴朝之膏泽,治化翔洽,达乎四表。由是制礼作乐,敷教明刑,虚已以尚贤,推诚以纳诲,斟酌损益,秉至中而措之,著为谟训,载在简编,皇哉唐哉!子孙世世守之,以成久安长治之业,于是在乎!……方策可传者,纪纲之成轨。夙夜罔问者,兢业之一心。敢弗绎思而敬承之,以迓上天无疆之休。则是书也,诚致治之权舆,万年之鸿宝矣!
    2.《御制资政要览》
    《御制资政要览》又称《资政要览》,共三卷,后一卷,共收文三十篇,分为三十章,计四万余字。福临撰注,吕宫等奉敕纂辑。每篇各自标目,以大字阐述其理,以分注核定其事。清顺治帝福临亲自写序。清宫有《御制资政要览》五种内府本:顺治十二年(1655年)内府刻本和内府大字本、内府小字本、武英殿刻本、《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提要》称,福临亲政,孜孜图治。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努力寻求致治图强之策。明朝刚亡,人心涣散,吏治昏暗,社会风气腐败。顺治皇帝深感痛心,以圣贤修身之道教化臣民,特地编纂《御制资政要览》,俾朝野咸知激劝,百官躬奉职守,万姓仁厚风俗。
    顺治皇帝在《御制资政要览序》中称:
    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而成于学。如大匠以规矩而取方圆,乐师以六律而正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已治人之方,可施于今者也
    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慨,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于圣经者,莫不根极理道成一家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时尽解其义,亦未能一时尽得其书。
    因思夫记事宜提其要,纂言当钩其玄。乃采集诸书中之关于政事者为三十篇。又虑其涣而无统,于是,每篇贯以大义,联以文词,于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略举事迹,其奸贪、不肖、悖乱者亦载其内,使法戒炯然。加之训诂,洋其证据。譬之萃众自以为裘,范六金而成鼎,旨约而易明,文筒而易阅,名日《资政要览》。
    观是书者,熟思而体之,可以为笃行之善人。推类而广之,可以为博雅之君子。毋徒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朕谆谆教谕之心庶乎其不虚矣!全书正文三卷三十章,包括: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友道、体仁、宏义、敦礼、察微、昭信、知人、厚生、教化、俭德、迁善、务学、重农、睦亲、积善、爱民、慈幼、养生、惩忿、室欲、履谦、谨言、慎行、爱物。每一章,篇幅相当,正文之下是注解,引经讲史,夹叙夹议,讲明道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第二部分是:臣道章,第二。分三段:第一段,是正文部分:士不可辱则大,大则尊于富贵。故虑不足以利其意,名不足以挺其心。斯人好有势则心不自私,处官则必不为污,将众则必不挠北,苟便于主利于国则必危身出生以殉之。若此,乃可谓国有臣矣。
    正文之后,就是注解文字,是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士之所以立身行已者,礼义廉耻,故士不可辱。不可辱,则大节不亏。大节不亏,则大事可托。虽富贵,无以逾其尊矣。故其意淡泊无营,利不足以惑之。其心卓然有主,名不足以动之。及一旦乘时籍势,必不苟使私图,莅政治民,必不玷辱素行,统师驭众,必不逗挠丧败。凡有益于国君者,必忘其身家以求有济。如是,乃不虚其职而可谓国有臣也。
    最后一卷是全书修成之后,十七位奉旨纂书之大臣,奉旨题写的读后感言,各种题识合成为《御定资治通鉴后序》,大臣各抒己见,夸奖皇帝励精图治,绝不怜啬赞美之词:“读是书者,愿有劝焉。资以辅心,政以格心,要以省心,览以明心。心者,政之原,要之要者也。
    3.《劝善要言》
    《劝善要言》是福临采辑的各类劝善格言二百六十六条,大部分是采自经典成语,满、汉文各一卷。卷前有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福临御制序,卷末有翰林院、国史院、弘文院等院大学士党崇雅、傅以渐、图海等人所写的后序。史称:“世祖章皇帝采择诸书中要语,辑为一编,以示劝掖,顺治十三年校刊。”清宫有顺治年内府精抄本《御制劝善要言》二部以及顺治十二年(1655年)内府精刻本三部:内府精刻汉文本、内府精刻满汉文合璧本。
    顺治皇帝在《御制劝善要言序》中说:朕惟天道至善,即以其善赋之下民,故人之生无有不善。其或有不善者,皆因内蔽于私欲,外染于污习,至不能守其初心,遂悖乎天矣。因人之存心行事不同,是以上天鉴察,降以灾祥。其降祥者,固以显佑善人。其不得已而降灾者,亦以明戒下民,使之改过而迁于善也。从来报应昭昭不爽,讵不可畏哉!古人原天垂训,以教天下,正论嘉言,不一而足。但文之深者,或不易通。言之简者,又不能尽。朕恭承天命,抚育万方,深念上之教世,劝勉为先。人之立身,为善最乐。故取诸书之要者,辑为一编,名日《劝善要言》。语不欲文,期于明理。词不厌详,期于晓众。欲使贤愚同喻,小大共知。读此书者,当深思其义,体之于身,省之于心。善者则益当加勉而进于淳良,以求吉庆。其或无知而误染于不善者,尤当速改而归于无过,以免灾戾。庶几不负上天好生之心,而朕殷殷教化之意亦不虚矣!
    凡我人民,其敬勉之哉!
    4.《御制人臣儆心录》
    《御制人臣儆心录》是顺治皇帝的八篇政论:世祖章皇帝御制论八篇,日植党,日好名,日营私,日徇利,日骄志,日作伪,日附势,日旷官。引据汉代以下史事足为炯诫者,各加注释,用垂儆戒,训于有位。全书一卷,由顺治皇帝御定,王永吉编纂,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书,《四库全书》本行世。
    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后,面临着激烈的冲突:满汉大臣之间相互敌视,满汉权臣之间争权夺利,满族权臣藐视朝纲,汉人之间党派纷争,汉臣之间相互倾轧等等。顺治皇帝亲政之后,这种局面更加严重,他立即着手整顿,革新政治,倡导廉洁,制订措施,严格执法。杀掉勋臣谭泰,并将南北党争中最为疯狂的南党领袖秘书院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名夏斩首。
    在充满血腥的高压之下,朝野气氛为之一变。然而,顺治皇帝认为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满汉大臣之飞扬跋扈、藐视朝纲和目无法纪等等,根源都在人心,人心不正,自然纷争不断。只有正心,才可能众美集焉!
    顺治皇帝在《御制人臣儆心录序》中说:“朕惟人臣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众美集焉。不正则为奸、为慝,群恶归焉。是故,心者,万事之本,美恶之所由出也。顾事有殊途,心惟一致,一于国则忘其家,一于身则忘其身。如此者,不特名显身荣,邦家亦允赖之矣!……朕历稽往古,宵人误国,代代有之。观诸近事,复炯鉴昭然,足为永戒。恐后之为臣者,或仍蹈覆辙,负主恩而渝素志,至于身罹刑宪,悔悼无由,故推原情状而论列之,录为一编,以为人臣徽心之训云!”
    顺治皇帝喜爱读书,特别是喜欢史书。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他读史心得的总结,是一篇关于为官的政论集。全书约五千余字,由八篇精彩的文论构成:植党论、好名论、营私论、徇利论、骄志论、作伪论、附势论、旷官论。各篇论说篇幅相当,有史有据,有条有理,层层推进,条理清晰,言简意赅。顺治皇帝熟悉历史,喜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纵横论述,严厉斥责当前政局之中争权夺利、藐视朝纲、目无法纪的严重现状,明确指出这种状况将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是一部由皇帝御定的十分精彩的政论文集,是清初整顿吏治的指导性文献。大臣们视为官箴吏儆之座右铭,足以为满汉大臣之戒。从这些政论之中,可以看出顺治皇帝博览群书,通晓历,思维敏捷,见识高远。
    《植党论》称:“自古国家太平之治,率由大小臣工协力和衷,以熙庶绩,乃能久安长泰,流誉靡穷。顾为臣之道,其类不一,大约不植党与,不爱虚名,不营已私,不贪贿利,敬以饬躬,诚以事上,耿介自立,勤慎莅官,其至要者矣。若此,则品行以端,学术以正,而功业以成,称日纯臣,庶几无愧。彼邪臣则不然,其作慝也多端,而要若大乎植党!”邪臣小人如何奸诈?他们千方百计地取悦于人主,投其所好,钻营要职,占据权位,然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汉代小人误国,唐代奸臣当道,宋代群小作乱,朝野乌烟瘴气。最后顺治皇帝感叹:“嗟乎,以终身之心力,不用之致君泽民,面用之呼朋树党;不用之服官行政,而用之怙奸嫉贤。究乃毒酿一时,秽流万世。事权有尽,唾笑无穷,夫何益哉!彼有国者,奚利有此臣哉!此植党之风,人臣所当深戒者也!
    5.《御定孝经注》
    《御定孝经注》又称《孝经注》,是顺治皇帝御定和部分注解《孝经》之作。顺治十三年(1656年)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全书共十八章,每章之下,以精炼的一句话概括主题,讲明主旨。正文注解,简洁明了,释义清晰,主题明确,便于阅览。注文约一万余言,意在使古今以来的孝义精辟明了,通俗易懂,以期家喻户晓,广为教化。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顺治皇帝
一、痴迷汉文化的少年皇帝
二、御制作品:顺治一生的读书治世心得

第二章 康熙皇帝
一、少年康熙苦读书
二、博学之君:监制出世界最精确的地图
三、御纂、御制作品:齐家、治国的总结
四、才华令人生畏的太子允扔
五、可怜的师傅们

第三章 雍正皇帝
一、韬光养晦的皇子时期读书生活
二、雍正的佛缘
三、上书房漫长的读书时光
四、宫禁文事活动
五、御制作品:暗藏的政治玄机

第四章 乾隆皇帝
一、英俊少年
二、“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三、弘历的师傅们
四、暗藏玄机的《乐善堂文钞》与《乐善堂全集》
五、佛心天子
六、盛世期间的宫禁文化活动
七、御制作品:历史上著述最丰的皇帝

第五章 嘉庆皇帝
一、皇子时的读书岁月
二、师傅蔡新
三、恩师朱珪
四、味余书屋
五、御制作品

第六章 道光皇帝
一、东宫的师傅们
二、养正书屋
三、好动厌学的长子

第七章 咸丰皇帝
一、恩师杜受田
二、御制作品

第八章 慈禧太后
一、慈禧读书
二、慈禧的佛缘
三、同治皇帝的学堂弘德殿
四、同治皇帝的师傅们
五、光绪皇帝的师生情谊
六、清逊帝溥仪的读书生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