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始皇:走火入魔于“长生不老”间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至此,分崩离析的华夏国土结束了战国时代,中国从此有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号——秦。
秦国始皇帝姓嬴名政,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迄今为止也没找到自己真实祖宗的皇帝,但这丝毫不影响作为一个天才的用武之地。他有军事家的才能和政治家的眼光,在他登极后,设立郡县,开凿运河,兴建长城,严刑立法,一度把诸侯割据混战近五百年的沧桑乱世治理得颇有东方帝国般的神韵。一个科技、文化、管理、知识,及生活水平满目苍痍的国度,在一个具有卓越的超前意识的领军人物手里,逐渐开始复苏。
可是,好景不长,秦始皇所希冀的长久统治并没有实现,尽管他虔诚地祝祷永生,并把一生中近三分之一的精力投入到追求神仙、寻求仙药的事业中去,并为此巡游全国、北击匈奴、坑杀儒士、兴建宫室,不惜一切手段企图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但最终还是死在巡游求仙的途中。想必,连秦始皇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他的信仰,他那孜孜不倦的求仙活动对秦王朝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变成了加速秦王朝灭亡的催化剂。
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像秦始皇这种才智不凡的君王,怎么也会对虚头巴脑的“成仙不死”之道如此虔诚、神往,乃至至死不悟?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的。我们不能单纯地把他看作是唯心主义者的思想取向,因为这涉及到秦始皇信仰的形成背景,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只有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才能帮助我们解开这位千古帝王的求仙之谜。
第一节 人心不古神仙兴 方术“不死”谑始皇
一、方士由来有据 “礼崩乐坏”的背景探绎
秦始皇的信仰与他所处时代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要知道秦始皇距今有二千二百多年,当时印度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而西方的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直至唐太宗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基督教方始传入中国。也就是说秦始皇时期我国并未受到外来宗教思想的影响,而本土的宗教尚未成形,充其量是处于萌芽状态。因此,秦始皇的信仰源头还要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应该说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是有识之士思维活跃的时期,是各种理论的萌芽阶段。
随着周王朝实力与威望的衰退,各诸侯国呈现出了兴盛的状态。这一时期的周朝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几乎由领军诸侯的国家领袖沦落为附属物。因而早前适用于周朝的礼法、制度及思维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个人人都在要求独立的年代。用当时的文词中提到的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说的就是国家出现了一拨拨叛逆人士,从太宰掠妻弑君、公子佗杀兄夺位、雍姬杀夫,到吾公子杀父王等违背礼教规章事件频频发生。这还不算,各地的诸侯拥兵自重,纷纷宣布独立,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无一不是豪情壮志,欲独领风骚的人物。他们坚信只有自己坐上第一把交椅那才是硬道理,因而“连横”、“合纵”、“武治”等政治学说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谁也不愿意听孔老夫子在那里反复地唠叨什么“仁”啊“礼”的,所以孔先生的悲哀就悲哀在他生不逢时,要晚生几百年,越过秦国的尸体,步到汉朝,兴许就能独领风骚,把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了。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心中向往的是权力,是地位,是万代千秋的世袭罔替,他们为此可以付出所有的心血,可以不择手段,只要能登极,不计一切代价和后果。
此时,各国诸侯都有自己的想法,要么改旗易帜自己建国兴邦,要么强强联手割据一方。这些诸候不约而同的遗弃了自己的领袖,他们不仅不再向当时的周天子纳贡,而且楚庄王居然派使臣问周天子大禹铸的九鼎有多重。这明显带有挑衅的意味,说明自己有欲取代其位的野心。
比楚国动作更大的还有鲁国的昭公,他率先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经济改革的浪潮。从废井田、开阡陌到大肆变法,在当时很成气候,鲁国在昭公手里开始有了鼎盛的迹象,各国君主显然是看到了前景和实效,于是纷纷效仿,他们开始如饥似渴地养士招贤,当时的君王们已然深刻地认识到,我们21世纪才认识到的真理:什么最可贵,人才!于是,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建设广纳精英、积累人才。
周天子的威信渐行渐远,一人说了算的制度已然不再适用,反而是诸侯们都在极力思索和探求新的治国之道。于是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百家争鸣局面。尽管由于地方势力的割据,使得社会上充斥着混乱的不安定因素,可是也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思变”之潮的发端,和此消彼长的各种沙龙,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思想财富,为后世的民族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提炼出了精华。
其实,这种文化现象和知识世家的分崩离析开始得很早,只不过周天子时代也未曾对其加以重视和控制,使得它一直延续下来,原属王官的知识分子融入了普通老百姓之中,而原为下层的平民知识份子的地位却大幅度提高了,并融入了本属上流社会的王官阶层之中,正是这种新型的知识阶层的产生,出现了一个新的称谓——“士”。当时各国的君王不少都深信方士、术士之言,似乎方士才是第一生产力,才是“摇钱树”。当然,也不能否认,这些“半路修行”的方士也确实有些技能,他们不仅能把君王说服得对“长生不老”一说深信不疑,而且还“制造”了不少靠“呼风唤雨”吃饭的幻术高手。
《墨子枕中五行记》中曾经提到,这些方士能够把人随处隐藏,也能含笑间由男变女,还可以让人“飞行上下”。《墨子枕中五行记》初衷示人与否,我说不清楚,就连他对方士的描述,我想或多或少也带着些许的新鲜感。因而对于他的描写和记载只能看作是方士文化的一种演绎,其可信度则大打折扣。而所谓的方士,按我们现代人理解,应该类似于科技工作者和神职人员。当然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对于无法理解的事物就用神仙来解释。因而他们的思想领域和认识高度总围绕神仙世界不足为奇。巧趣的是,秦始皇嬴政恰好就生在这个年代。他之所以对长生不老如此执著追求,与他所受的仲父吕不韦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吕不韦当相国时,其门客中有一多半是方士与术士,嬴政从小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自然而然会收到方士和术士思想文化的熏陶。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现在人们享受到数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幸福,而一味地否定数字科技尚处于贫脊时代的方士作用。毕竟方士方术也归在百家争鸣的范畴之中。而这一领域的确是当时人们智慧的体现。它不仅涉及到思想领域,它的出现还刺激和推动了狭义上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狭义上的科学技术及科学思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种所谓的狭义上的科技,说到底就是方术。这些引人瞩目的科学成果,大部分也还是集中于古代的方术中。
方术其实算是当时一个时髦的新名词,它是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技术、艺能。所谓“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由此,从秦汉以来,方术几乎成了一切高端杂术的总称。
不妨把方术提高一个层次,称它为方技,因为,它的确是以探讨“人道”与“性命”为主,内容涉及医学、药学、性学、养生学、长寿学以及与之有关的营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古化学等学科。古代的科学技术史料大多囊括其中,并产生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果及科学思想,在当时也算是一门科技攻关的重点项目。秦始皇纵然具有超强的超前意识,也不可能飞跃两千年的历史长河,到现代这个世界来,与我们共享现代数字科技的荣耀,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方术上的长寿学,尽量地让自己享受到长生不老的实惠。
这一段时期的方士技术,后来在很多相关的书籍中都有记述。
比如在《后汉书》中专门有《方术列传》,其序就把卜筮、阴阳、推步、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候之部、铃决之符、易学数术、图录内学等皆归属于方术。这不免给人以无限遐想,为那个数字科技还不发达、信息传播有限的年代中的方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还有一种记述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方仙道”与“神仙家”。“方仙道”与“神仙家”最早源自战国时齐人邹衍创立阴阳五行学说,方士们利用邹衍之学来解释其秘术仙方,从而形成了《史记》所说的“方仙道”与《汉书·艺文志》所说的“神仙家”。神仙思想是由“不死”的观念而起,它源于上古的巫师文化,至春秋、战国时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并已有人造仙药批量生产。比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有载,齐景公问晏子日:“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以“古无不死之人”为答,看来这位是当时几个为数不多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的人。《战国策·楚策》也有记述说,有人献不死药于荆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日:“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证明“不死”“成仙”的思想在晚周时期从民间到王宫都已颇为流行,故被众多诸侯国的君王们所重视。
既然有了神仙家滋生的土壤,又受到历届君王的向往,那么“不死”之道吸引秦始皇赢政的目光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内因驱动,祈求以无限生命享用无限欲望
当然,基于历史的局限,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秦始皇赢政在“延寿”与治国思想上对神仙教的心理依托。毕竟,在他统一全国后,他“意得欲从”的“霸道”作风,还是把他手下的宦官管理得服服帖帖。他在位时期,不仅是名正言顺的万人之上,而且也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只要他想做的无论如何也要达到目的,无论多困难也得实现。全中国就他一人说了算,他从不考虑事件的可行性有几分。在国运无忧、生活无忧的前提下,他的眼光开始瞄准了“求仙”事业,认为兴许迈人这一领域,能实现自己长生不死的美好愿望,能把自己的霸业进行到底。
秦始皇的这种个人嗜好很快被传到民间,于是当时社会上求仙活动再次鼎盛起来,这很迎合君王的志趣,礼崩乐坏、百家争鸣过犹不及,这表明:方士说从当初的风生水起,到秦帝国的方兴未艾,给一代君王提供的绝不仅仅是娱乐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他已然把“求仙”与“求长生”的兴趣灌输到自己的血液里,并以此当作自己的人生指导方向,所以说秦始皇的信仰带有极其浓重的主观色彩。因而,要说他对“仙”与“长生”的潜心追逐,还得从他自己身上找原因。
首先,来看这位“千古一帝”的体貌特征。这和他的求仙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据说这位秦始皇和一般人长得不太一样,是位硬线条的美男子,他身形奇高,有多高?史书没有记载,但根据专家用出土文物进行的物理分析,估计不下1米98,有的学者认为他腰围4尺开外,身形魁梧,大有雄姿勃发的君主风范。也有人唱反调,说他应该是小矮个儿,长得瘦小枯干。当然这种说法只是出于“印象派”感觉,没有根据,也没有相关的证据,所以不可信。那么秦始皇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呢?据史料记载,吕不韦在世时,他还时时地被安排锻炼,身体也还是过得去的,但吕不韦死后,他取消了锻炼,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再加上他锐意改革,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精力透支过度,人尚未老,身体就过早地衰弱下来,以致疾病缠身,心神不宁。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秦始皇正是由于自身健康不佳的原因,才对“长生”有一种本能的渴望。被权力和欲望双重包围着的秦始皇,不得不经常面对生存还是死亡的思考,这对秦始皇来说可是个大问题。于是,力图寻求摆脱死亡威胁的途径,就提上了日程。在这个日程里,头等大事当然是求医。求医,求什么医?怎么求?当时中国医学界基本是由无所不能的神仙教与方术掌握着话语权的,秦始皇不求方术不求神仙,求谁?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人健康问题是秦始皇长期迷恋和迷信神仙学说的第一大归因。
其次,要看到秦始皇的复杂经历。
秦始皇也不是一开始就风光无限,傲视天下的。尽管他13岁就登了基,可是,他的监护人也就是仲父吕不韦一手遮天,朝中大事小事都是吕不韦做主。因此吕不韦才是赢政统治初期名副其实的最高领袖。有名无实的现状压抑着年幼的皇帝,如果说这还能忍,那么他亲生母亲的所作所为,则是令他忍无可忍。曾经以舞女为职业的生母赵姬,生活作风实在腐化堕落,不仅和丞相吕不韦有绯闻,致使这位始皇帝的家谱至今说不清是否姓吕,还与假宦官缪毒也有说不清的关系,可以说这威胁到了秦始皇的人格尊严,成了他一生抹不掉的污点,这在自古崇尚礼仪廉耻的中国,连普通百姓都无法忍受,何况是高高在上的国君。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秦始皇的性格逐渐硬朗起来,他先后灭掉了吕不韦和缪毒的势力,把秦国的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此间,国家虽然统一了,可是六国残余势力和敌对势力的暗杀活动猖獗,先后有几拨恐吓暗杀行动险些要了他的命。先是高手荆轲的行刺,再是张良搏浪锥击,以及而后的逢盗兰池等等,政敌一次次谋划针对他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行动,刺激了他的好胜心理,也坚定了他一定要找到一种长生不死办法的决心。求仙活动正是他的这种心态的集中体现。
再有,就是秦始皇成熟后私欲的无限膨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