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假洋鬼子”
英若诚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又极富幽默感的人。在工作中,他是备受人们尊敬与爱戴的艺术家和领导;在生活里,他能欣然接受亲朋好友根据他的生活习惯送给他的绰号“假洋鬼子”!
“假洋鬼子”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对于这个称谓,英若诚不仅不反感,还觉得这是大家表达友善的一种方式。他曾请四弟英若智为自己刻了一枚“假洋鬼子”的图章,算是接受了这个荣誉称号。
亲朋好友对英若诚的如此“大不敬”并非无的放矢、空穴来风,而是根据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做派创造出来的。英若诚的确是个集大俗大雅、大洋大土于一身的人。
说“洋”,他能讲一口流利而又十分标准的英语,喜读英文书,爱穿西服、饮洋酒、喝咖啡、吃西餐、吸洋烟,待人彬彬有礼,确有“绅士风度”;说“土”,他平时操一口纯正的北京普通话,且从不在讲汉语时夹带外文词句。为人豪放,以食肥肉为快,自言“无脂不饱”,对粗茶淡饭从不挑剔,饮酒吸烟均不克制,直到晚年身患重病,仍不愿戒除嗜好,与一般固执老人无异。
也难怪大家嘲讽他假“洋”,这种善意的嘲讽包含了大家对他的关心和规劝。英若诚身边的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假洋鬼子”巨大的影响,他们都打心眼里敬佩“假洋鬼子”的学问和成就,倾慕“假洋鬼子”的丰富经历,都庆幸有“假洋鬼子”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1.让洋人敬服的“假洋鬼子”
1979年秋。
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外文化交流的禁区逐步解除,美国著名演员鲍勃·霍普先生来华演出美式幽默喜剧,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对于这次演出,中方有关部门极为重视。鲍勃·霍普本人虽然也对首次来东方文明古国进行文化交流寄予极大希望,但他却暗暗担心他的表演与中国观众之间存在着语言障碍,会极大地影响演出效果。
鲍勃·霍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他的演出形式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被称为“脱口秀”,主要是靠幽默的语言和过硬的嘴皮子功夫来吸引观众。由于演出时的语言中有很多美国的方言俚语,趣味性词汇比比皆是,请人现场口译,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果然不出所料,鲍勃·霍普一行到上海后,无法找到可以为他准确做同台口译的人。经过双方再三研究,决定采用打中文字幕的形式,在演出时把台词大意提示给观众。
鲍勃·霍普先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尽管他在舞台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很难调动起观众的情绪。现场反应冷冷清清,观众望着在舞台上手舞足蹈、“妙语连珠”的美国幽默大师,如鸭子听雷一般,难以产生共鸣。
首场演出失败了。鲍勃·霍普焦躁不安,他这次来华演出,一方面是想把美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介绍给中国观众;另一方面,他还要在中国拍摄一部以他为主人公的大型歌舞趣味电视片。首场演出的失败,对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担心下面的工作将难以进行。
中方负责演出的有关部门也忧心如焚。面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的美国著名艺术家在上海这座文化建设领先于全国的大城市演出失败这种尴尬的局面,他们的难堪绝不亚于霍普先生,这事关中国的形象。
在这种进退维谷的处境下,演出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情急生智,突然想起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英若诚。
英若诚的名字顿时使众人眼前一亮,大家同时欢呼了起来:“他一定行!”
霍普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他不太相信在中国会有人能把他的幽默语言准确到位地现场口译出来。因形势所迫,他只能怀着试试看的心理,请演出公司速请英先生来救场。
英若诚听了有关人士介绍霍普先生首场演出失败的情况后,十分自信地接受了邀请。心想洋人有了难处,我这个“假洋鬼子”怎好袖手旁观?还是那句话,这事关中国的形象!
救场如救火。
鲍勃·霍普先生第二场演出开始时,“假洋鬼子”英若诚已风尘仆仆地及时赶到了。
上海国际俱乐部的舞台帷幕徐徐拉开,英若诚与霍普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台下除了一些慕霍普之名而来的在华外国观众外,绝大多数是中国观众。掌声过后,演出该开始了。霍普看了看身旁的英若诚,英若诚镇定地对他微微一笑,示意他可以开始表演了。
英若诚从容的气度鼓舞了霍普,他立即十分投入地开始表演。霍普简短的几句开场白被英若诚一一口译出来以后,立即引起现场观众的哄堂大笑。霍普见场面热烈,更加打起了精神,越演越活,笑料百出。专业人士都知道,英若诚的这种现场口译难度确实极大,他不仅要把对方的台词译得准确,还要把美国式的幽默传神地变成中国幽默。幸亏英若诚英语水平高深,反应机敏,又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才能在口译时处理得恰如其分。他借用中国传统相声的特点,把自己定位在“捧哏”的位置上,翻译了对方的台词,又自然地把自己的表演融入进去,他不时借用中国的笑话来做注解,让观众加深理解霍普的幽默,剧场内笑声不断,掌声雷动。
这场演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走下舞台,霍普激动得热泪盈眶,热烈地拥抱英若诚。他紧紧地握住英若诚的手,真诚地说:“谢谢您!谢谢您!我太幸运了,我遇到了一位既精通英语又精通戏剧表演,既能把握喜剧分寸又能理解喜剧幽默的中国戏剧家。伟大的中国,有人才!有人才!”
英若诚为中国人、为中国艺术家争了光。
这次成功的合作后,英若诚想到的是中外艺术交流不仅可以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对我们自己的艺术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可惜,自己虽通晓英文等几国语言,却还从未出过国门,没机会接触国外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终究只能算个“假洋鬼子”,英若诚希望自己能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尽一份心力。
他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2.“假洋鬼子”出国门
早在为鲍勃·霍普译演之前,英若诚就在北京接待过英国著名的“老维克”剧团,并负责为这个剧团在京演出《哈姆雷特》做同声传译工作,使演出大获中国观众的赞赏。事后该剧团的负责人说:“这次演出的成功,英先生功不可没!”
可是,英若诚仍是默默无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自从参与了鲍勃·霍普的在华演出,不仅使外国人知道了中国有这样一位精通英语的艺术家,更让国内的有关部门感到惊异:“原来英若诚还有这等本事!”
与为《哈姆雷特》做同声传译相比,为霍普译演只是小事一桩,但此次上海之行却使英若诚名声大振。他暗叹:“做难事无人知晓,没想到做这件小事,却让我‘假洋鬼子’名声大噪!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对外交流也开始逐渐增多。英若诚精通戏剧、通晓英语,承担起了许多繁重而艰巨的外事工作。当时,他作为中国戏剧家代表团成员,随曹禺出访美国,除参访许多剧院,观看大量代表不同流派风格的戏剧外,还会见了包括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在内的很多著名艺术家,共同探讨、切磋当代戏剧的发展和先进的导、表演方法。此后不久,他又陪同曹禺先生出访英国,为中国剧协正式加入国际戏剧家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英国,英若诚与曹禺专程访问了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欣赏了英国著名的皇家剧院演出的莎翁代表剧作《奥赛罗》和《第十二夜》,并会见了英国戏剧界的许多著名导演、演员。当他们将中国刚刚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赠送给英国剧协时,英国同行们感到非常震惊:“中国也了解莎士比亚?而且还出版了他的全集。不可思议!”
当时有一位英国演员问英若诚:“英先生,中国人也欣赏莎翁的十四行诗吗?”
英若诚应声而答:“当然欣赏。早在几十年前,中国就有好多位大师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的一百多首十四行诗。譬如莎翁写给他那位黑眼睛、黑头发情人的第一百一十九首,许多中国人都会背诵的。”
看到对方惊异的眼光,英先生情不自禁地用英语,感情充沛地背诵了起来。在场的英国演员见英先生能用英语背诵莎翁的十四行诗原文,无不对他敬佩不已,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大家不停地为英若诚欢呼。
一位演员出于好奇,高声喊道:“英先生,请您用中文给我们背诵这首诗吧,我们想听中文的!”
英先生笑了笑,挥洒自如地背诵道:
我曾经喝过赛人眼泪的毒汤!
那像是地狱里蒸馏出的污汁——
使我把希望当恐惧,恐惧当希望,
自以为得益,其实在不断地损失。
我的心犯过多么可鄙的过错,
在它自以为最幸福的时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