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木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060576
  • 作      者:
    高昌著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是的,同志们,我认识到了,我看到了!我手罢摇的是白旗,我胸腔跳动的是黑心。丑恶的很,可耻的很!
  让我毁灭吧!
  我将从毁灭中新生!
  我绝对不再作这样的代言人,栽一定站到党的立场上来,同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割断思想联系。在今后的日子,我不敢说我会完全正确!不再犯错误;但是反党的错误,我肯定,我保证,绝不再犯!
  同志们!让我立功赎罪吧!
  同志们!我一定坚决地站在党的立场上来检讨,毫不保留的交待我的问题。但是我的认识还是低的,希望批评我帮助我。
  摘自《公木传》公木1958年7月26日下午在中国作协党员大会上的检讨。
展开
作者简介
  高昌,1967年生于河北辛集,1985年毕业于河北无极师范,198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作家班,现在文化月刊杂志社工作,任副主编,曾获过国家文化新闻奖和北京青年报散文奖,参加过《诗刊》第15届、“青春诗会”和《中华诗词》第2届“青春诗会”,部分作品收入《新中国50年诗选》《过目难忘》《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选》等选本,著有。《两只乌》(中国文联出版社)、《穿越千年》(合著,学苑出版社)和《带一本书去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搜索北京》(合著,中国旅游出版社)。
展开
内容介绍
  《公木传》讲述一位老运动员从1938到1998年共60年的辛酸人生。他并不是一位竞技场上的体育健将,而是一位瘦削的诗人。不过,在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之中,他可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的抢救运动开始,他几乎一场不漏地卷入了每一次运动涡漩,并且每一次都作为被运动的一方而归人另册。所以1979年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他在一篇被称为“轰动全场”的发言中,幽默而又无奈地自称为“一位老运动员”。这位“老运动员”的名字,是一个谜语。谜语的谜面是“松开秋千索”。您猜出来了吗?
  把“松”字分开为“木”“公”,再用传统的“秋千格”来猜,扣得的谜底就是《公木传》传主的名字:公木。现在回头来看,这位充满阳刚之气而又能文能武的著名诗人的人生,就仿佛每分每秒都紧紧绑缚在时代的秋千索上,或高昂,或低沉,始终伴随着时代脉搏而上下起伏,而颠簸律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走进延安
  1938年8月,为了护送几位不适于在前方工作的女同志回后方,正在晋绥前线跟随程子华部队打游击的公木和当时的妻子涤新等人一起西渡黄河,来到了延安。出发时,每人身上背了三匹小土布,供路上卖钱,换取食用之资。如无敌情,每天可走六七十华里,悠悠荡荡,计算着一段又一段的行程。
  在延安,公木首先换上浅灰色的棉布单军装,扎上灰布裹腿,腰问系上一条军用腰带,唱着“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的嘹亮歌曲,走进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他被编进瓦窑堡抗大第四期一大队四中队第四小队,他们一大队的政委,就是年轻的胡耀邦。大队长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苏振华。
  这所学校此时刚刚成立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前身是1933年11月在瑞金由中央红军学校改为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7年初在延安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毛泽东在抗大二期开学典礼上明确讲道:“抗大像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等磨他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钢刀,去创新社会,去打日本。”
  公木他们这一期学员共5562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各地的知识青年。由于此时各地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比较多,抗大学员人数也急剧增加,因而除二、三、四、八队留在延安附近外,其他队均移往外地。何长工为队长的五队移庆阳,韦国清为队长的六队移洛川,徐德操为队长的七队移蟠龙,公木他们所在的一队移往瓦窑堡米粮山。瓦窑堡距延安90公里,子长县(原安定县)政府所在地。
  尽管抗大学制只有6至8个月,但学的东西却是很丰富的。在编制和生活方面完全按照军队的方式,甚至比军队更艰苦些。白天8小时上课和训练,晚上两小时自修,主要学习内容是军事和政治。上课时也没有教室,不管盛夏和严冬,都在露天上课,地上竖块小黑板,每人坐个小板凳,一面听讲一面做笔记,敌机来轰炸就躲进窑洞,走了就出来继续上课。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干豆角,水碗挂在腰里随时带着,所有用品如衣服书籍等放进枕套就是枕头,土坯台子用纸一糊就是桌子。他们每星期至少开一次生活检讨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参加部队演习和拉练。公木在抗大学习了四个月,没有等到结业,就调到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时事政策教育干事。此时,他直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没有预备期。
  公木在“抗大”政治部工作,接替建国后曾任《红旗》杂志总编辑的熊复担任全校的时事政策教育工作。据作家朱子奇当年以公木为主人公撰写的一篇散文《老张来了》记述:公木经常背着黄挎包,带着地图、讲稿,有时还拿根打狼棍,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他爬山过河,满头大汗,快步如飞。热心给学生干部宣传党的时事政策,讲解国际形势。他知识丰富,语言生动,常引起听众的欢快笑声。他白天奔跑,晚上在寒冷的窗户都破了的窑洞里,在暗淡的一根灯芯的小油灯下,埋头写诗。有时,冷得发抖,就用一条旧毯子披在身上,呵呵气,暖暖手,再写,再写。有时他把同住一个窑洞的战友叫起来说:“来唱个歌!”他们就一起放声唱起来。窑洞外,大风沙呜呜吹打着,窑洞内热流滚动着,
  抗战时的延安,是一个歌声起伏的天地。唱歌,早已远远超出了文化娱乐的范畴,被列为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音乐家带着火热的激情来到这里,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参加革命。这其中,就有一位来自朝鲜的作曲家:郑律成。
  公木和郑律成1939年1月相识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著名的大鼓演唱家吕班领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找公木,一进窑洞就喊公木的绰号:“博士,给你介绍一位溅友,咱们抗大的音乐指导,小郑,郑律成。你们俩一个写诗,一个写曲儿,正好可以配成一对儿。”公木和郑律成当时虽然都有些腼腆,但两双有力的大手还是紧紧握到了一起。
  郑律成面部棱角分明,有很强的雕塑感,肩膀甚宽,个儿适中。他轻声吟唱起自己刚刚作曲的《延安颂》:“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哦!延安,你这壮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心中奔腾!”这首歌引起公木的强烈共鸣。
  那时,人们穿的是草鞋,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饭,喝的是番瓜汤。可是,每个人心中对这里的一切一切都充满了热爱,洋溢着热血沸腾的激情,而这支歌正好抒发了人们心底的这种感情。
  两人相识之后,有一天,郑律成来公木所在的窑洞串门,无意中翻看公木的笔记本时,发现了歪歪扭扭写着一篇短诗《子夜岗兵颂》,是公木在抗大学习时写自己夜间站岗放哨的一种感受。
展开
目录
楔子/1
第一章 走进延安/6
第二章 胡耀邦找来了/14
第三章 毛泽东和凯丰的请柬/20
第四章 被抢救的“旗帜”/26
第五章 和刘炽在十里盐湾过年/34
第六章 陕北民歌选/39
第七章 别延安/43
第八章 颂歌《东方红》/46
第九章 烽烟中的大学/53
第十章 分歧/62
第十一章 黯然离开/67
第十二章 鞍钢滚烫/74
第十三章 “死不瞑目”的梦/78
第十四章 修正主义大染缸/84
第十五章 自桦来了/90
第十六章 黑色的三八节/94
第十七章 胡风问题/98
第十八章 批判?宣传?/103
第十九章 早春天气/108
第二十章 内蒙说错话/115
第二十一章 一封匿名信/118
第二十二章 肃李又然的“反”/127
第二十三章 监视蔡其矫/132
第二十四章 与何其芳的争执/136
第二十五章 痛批刘绍棠/140
第二十六章 北京城里开大会/145
第二十七章 公木和公刘/154
第二十八章 星星诗祸/159
第二十九章 把流沙河“指点”成右派/163
第三十章 卧薪尝胆的笑话/171
第三十一章 祸从口出/175
第三十二章 郭小川打招呼/188
第三十三章 风向变了/193
第三十四章 座谈会上/201
第三十五章 解套儿的努力/207
第三十六章 东欧三月/223
第三十七章 帽子压来/228
第三十八章 掉进一个历史的玩笑/233
第三十九章 家里还有个右派/242
第四十章 寂寞长春/247
第四十一章 塑造/255
第四十二章 重上讲坛/260
第四十三章 小自楼一夜/264
第四十四章 满街红绿/269
第四十五章 铁帽山下/276
第四十六章 躲进《道德经》/283
第四十七章 一个“门坎儿”/287
第四十八章 老一辈诗人该归队了/292
第四十九章 向耀邦同志申请/298
第五十章 语惊作代会/304
第五十一章 永远新鲜的回忆/313
第五十二章 评奖风波及其他/319
第五十三章 双八百诗文书画室/327
第五十四章 《中流》副主编的质疑/333
第五十五章 怀疑毛泽东的一首诗/341
第五十六章 假如让我得重生/345
第五十七章 若非群玉山头见/349
第五十八章 原声回放——回眸20世纪/353
第五十九章 我们怎样怀念/36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