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报人风骨ーー徐铸成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75400
  • 作      者:
    李伟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报人风骨:徐铸成传》铸成同志在旧社会那个魍魉世界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办《文汇报》,以敢于直言、敢说真话的态度论时政,这里就闪耀着爱国知识分子的正气和进步报纸的正气,中国知识分子最讲大节,我以为铸成同志的令人钦佩的大节正在这里。
    ——赵超构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伟,192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铸成研究专家。1947年起从事新闻工作。与徐铸成同属江苏宜兴,曾亲聆徐先生教益。致力于传记文学写作。著有《曹聚仁传》(首版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河南人民出版社),《神秘的无名氏》(卜乃夫传)(上海书店出版社)等16部。所著均畅销。《曹聚仁传》曾获南京金陵文学奖、2005年江苏紫金山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报人风骨:徐铸成传》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杰出的报人徐铸成80余年丰富而坎坷的人生经历,记述了他的报人生涯以及所参加的政治活动,涉及到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重突现出徐铸成所具有的“对人民负责,也对历史负责,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报人品德和特点。他刚正不阿、铮铮铁骨的报人风范使人敬仰与赞颂。
    作者与传主既有乡谊又亲聆謦欬,且系记者出身,故掌握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感性叙述与理性评价相得益彰。传主之子徐复仑认为“作者笔下的徐铸成与生活中的父亲最为贴近”。
    《报人风骨:徐铸成传》语言平实流畅而又不乏精妙,结构宏大而细致入微,情节跌宕而激流奔涌,堪称近年传记文学又一佳构。
展开
精彩书评
    铸成同志在旧社会那个魍魉世界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办《文汇报》,以敢于直言、敢说真话的态度论时政,这里就闪耀着爱国知识分子的正气和进步报纸的正气,中国知识分子最讲大节,我以为铸成同志的令人钦佩的大节正在这里。
    ——赵超构
    他敢于说真话,也善于说真话,几十年来,他写的文章,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书生论政而大义凛然……
    ——冯英子
    想起《文汇报》这段光辉的历史,应该永久在他上面刻上徐铸成先生的名字。……我们不应忘记,徐铸成先生是《文汇报》的创始人,是坚持着报人精神的创始人。
    ——梅朵
    那个时候(指抗战时期),桂林新闻界的蓬蓬勃勃虽不说是绝后,但确已是空前。领导群伦的是《大公报》,主持《大公报》桂版笔政的是徐铸成。
    ——郭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生命之源
    江南-小城
    “我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小城。”徐铸成总是这样谦称他的血脉之地。
    宜兴的小当然是实情。因为它绕城三里,直径一里,城区人口一万。不过这也由于他日后成了报人,行踪遍及大河上下、北国塞外,对比那些繁华都市、通都大邑,也就显得它的“小”。而同生斯地的笔者,在童稚时的视野里,这三街六巷,人声喧闹,熙熙攘攘的宜兴,还视之为“大”。
    宜兴地处太湖之滨,江南膏沃之地。县城山环水抱。城之南,面对重重山峦天目山余脉的铜官山,黛绿绛紫,山色随四季而变化。城的东西郊,各有一个方圆约九里的小湖,当地人叫东氿、西氿,这“、氿”字不见于字典。东氿形长,西氿形圆。西氿在西城门外,京杭国道(南京至杭州公路)之旁。沿西氿行,只见一片汪洋,浪花拍岸,时有航船扬帆而过。岸边垂柳野树,春日桃花烂漫,蜂喧蝶闹,是宜兴人极佳的赏游之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盈,稻麦一年两熟,人称鱼米之乡。举世闻名的紫砂茶壶与陶器,产地即在宜兴。那茶壶的特点是,能够保持茶汁泡久了也不会发霉发馊。这是由于宜兴有特殊的陶土。这种陶土为别地所无,所以即使仿制也极易识破。山乡还盛产毛竹、松杉等材木。宜兴风景极好。善卷洞幽深曲折,洞中有洞,可以航船。还有张公洞,更为高大轩敞。有一处名鲫鱼背,上缘一条曲折鸟道,仅可承足,两边巍岭直泻,颇像鱼背,故有此名。
    宜兴也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之地。晋代勇于改过、除三害故事的主角周处即生于此。南宋词人蒋捷(竹山先生),名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的作者,他的词多故国之思,山河之恸,他也是邑人。明末四公子之一与侯方域齐名的陈贞慧及其子陈维崧(词人),同生斯地。明末抗清英雄、殉国于都门的卢象升也是宜兴人。
    “吾来阳羡(宜兴古称),船入荆溪,豁然如惬平生之欢,行将归来殆是前缘。”说这番话的就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他在宜兴买田终老。卜居的几年,留下诗篇、手泽、墨宝,还手植蜀产名花西府海棠一株,至今犹存,老干两三抱,子根孙枝已合为一体,依然花开繁茂。
    精忠报国的岳飞与宜兴也有渊源。他在《五岳祠盟记》中说:“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宜兴有百合场,即岳家军与金兵大战一百回合之地。金兵溃退,岳飞率大军掩杀,追到西沈,金兵早把湖中船舶搜劫殆尽,岳军无法渡过,乡民闻讯,一夜间筑成一条长堤,使岳家军飞渡,把金军杀得血流成渠,故长堤称岳堤。惜此堤近年被毁,荡然无存。
    当代宜兴,人称教授之乡。名人之多难以缕述。如徐悲鸿、吴冠中、钱松岩、周培源、唐敖庆、潘梓年、于伶、储安平等均为文化名人、饱学之士。
    徐铸成先生说:“我曾翻读《明史》,单单在熹宗、崇祯两朝以忠言苦谏遭廷杖甚至杀头的宜兴籍御史,即有二十余人。这个故乡的确是令人难忘的,想起了已经看不到今天的好友储安平,不也是以敢言获罪的吗!”
    人在远乡,徐铸成总是系念着故乡。他说过这样一件事:
    记得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于1943年穿越桂、赣、闽、浙、皖、苏六省,沿着未沦陷的山区,冒险化装进入上海,当时曾一路写东海记行及沦陷区进出记各约十篇,刊于桂林及重庆《大公报》。在那次特殊旅游中,当我跨入宜兴,听到竹丛中飘来乡音的时候,不由心头突跳,忙从轿子里走到路旁,双手捧起一把故乡土,在颊上亲亲,双眼流下了热泪。这是游子见了慈母的感情。虽然我在十五年前已往北方读书和工作,而全家也在1927年远离了宜兴,但乡情却积久愈浓啊!
    清贫家世
    一桥飞架,荆溪河上。这是宋苏学士东坡亲题“周将军斩蛟之桥”。笔者儿时随大人喊为长桥。
    长桥南首,有石牌坊一座。“三朝元老”四字赫然在目。这本是明万历年末曾做过几十年大学士(阁老)的徐溥的表功牌坊。据说后来曾为权相的周延儒,其时正是他童稚,在石牌坊前发狂言道:“这里该是我的牌坊!”这话传到已告老还乡的徐溥耳中,徐阁老只一笑:“这孩子口气不凡,如果他能连中三元,我就让他。”之后,周延儒果然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徐阁老的牌坊只好迁到孔庙门前。笔者儿时在长桥下看到的就是周延儒那块“连中三元”的牌坊。
    就在这牌坊的东侧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那是东珠巷,全称该是东撒珠巷(简称东珠巷)。民间相传,清初,有位明末皇孙流落宜兴,被清兵追捕,他急中生智,一路撒下珠宝,追兵抢拾之际,他得以脱身。路经的两条巷分别名为东、西撒珠巷。
    东珠巷狮子巷口,一处衰败的院落,其中就有徐铸成的生身之地。徐铸成说:“我家没有什么光荣的劳动家谱,但也不是书香门第,更不是什么缙绅人家,没有听说祖上有人做官的,也从未有人中过秀才、举人。”他虽这样说,然而细推起来,他该是那位徐阁老徐溥的子孙。有事可证。徐溥留下的义庄有不少庄田。向例规定,徐姓子孙中了秀才,就可到义庄领取一千文助学金,中举可以有双份。民国以后,一千文为一元,秀才改为中学生,进了大学,就受到举人待遇。徐铸成说:“我进师范后,母亲曾托人去代领几年。至于我进大学后,这双份的光荣,他老人家只享受过一年。”
    1907年6月26日(岁次丁未,农历五月十四日),徐铸成就出生在这式微破败的徐氏院落。宜兴话是“破墙门”。
    房子是破旧的,却有一座厅堂,是有根有据的明代建筑。可以想见当时显赫的面貌。中间的四根柱子油漆已斑剥了,毫无疑义是楠木的。地上铺的大方砖已残破,掀去一层,下面还有一层长砖。
    这破院子,恰在宜兴县知事衙门的隔壁。据父老们说,原先,在前院的东墙,爬上梯子,可以看到知县老爷升堂问案,和把犯人按在堂下打屁股的情景。在后楼则可以偷觑知县老爷与妻妾的调笑作乐。后来,县衙门把墙头加高了一段,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听到随风飘来的喝打、呼号声和后院悦耳的丝竹声。
    院子里住的十几户,都是徐姓疏房,各拥有一二间房子。徐铸成家里有一间半房,还有半间火焚过的房子作堆柴用。他们就在这局促的环境下生活。
    他的曾祖仲安公,稍通文墨,靠着经管祠堂的田产过活,还做一些士绅们不愿做的事,如地方公益事务的募捐,然后发给贫穷户,数额很小,只有一元二元而已,以及一些赈米。仅靠这些还维持不了家。徐仲安还开了一爿猪行(贩卖仔猪),并在一家酒行管账。就这样省吃俭用樽节着过日子,以后陆续买了三四十亩田。
    生活已是小康,朱仲安还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个曾孙。他已78岁。民间传说,有了曾孙,去阴间见阎王就可长揖不拜,更无需下跪了。徐铸成的出生遂了他的心愿。
    曾祖母朱氏,不识之乎,也不识数。性威严,从不假人以颜色。她坐在那个破旧的厅堂里,即使是远房的小孩,也都屏声息气、蹑手蹑脚而过。她享了高龄,88岁。过世那年,曾孙徐铸成已15岁。只是有个缺陷,因她不识数,积蓄的几十块银元,用根稻草比着堆起的长度,悄悄藏着。孀居的小姑婆,知道银元藏于何处,有时急用,拿了几块,再把稻草掰去一段,她全然不知。
    徐铸成的祖父徐石樵,生平无多可述。他靠着酒行的执照,继承曾祖酒行管账的差事。由于近水楼台,他也喜欢喝酒,还有别的嗜好,这样就把几十亩田的家产卖光了。60岁时病故。
    祖母宗氏最疼爱孙子,她是徐铸成的保护伞。每当母亲要责打,只要听到哭声,祖母立即赶到把他拉走。当他读书怠惰或有什么淘气非打不可时,母亲总是先厉声警告:“不许哭,不许叫,不然打得更重。”这就阻断他的救星即祖母。祖母一生凄苦,以佞佛度日。生有二子,三女。长子即徐铸成的父亲。长次两女适范姓,三女嫁余姓,都在农村。
    徐铸成的父亲徐家骥,字少石。16岁即设学塾教蒙童。为着小学教师资格,去江阴进半年制的师范速成学堂,后任小学校长。未多久,被挤到一个穷乡僻壤去当教员,月薪跌到8元,生活难以维持。他母亲一再怂恿,写信给姨父,才于1920年到河北石家庄车站当了一名司事(相当于文书),月薪有二三十元;寄住在段长家,还要管些杂务。多年后,徐铸成说起这样一件事:“我父亲是一个老实人。曾有一个同事,和他换帖拜了兄弟,后来在阎锡山成为北方统治者的时候,这位把弟原是山西五台人,回去混了几个月,忽然任命为京汉路局长。我姨父去京送礼拜谒自不待言,还逼着我父亲把兰谱退还给了局长大人。”这可见他父亲的老实,那位姨父是适应“潮流”的。徐铸成的三子徐复仑这样说到祖父:“祖父身材矮小,只有1.5米,虽有学问却无能力,且体弱多病。1950年故世,不足七十岁。”
    母亲朱赣玉,因外祖母早年亡故,留下一子五女,她是第二个孤女。因朱家与徐家沾亲,她13岁时,被留在徐家寄养。她的父亲带着后妻及其余子女,去江西一个收税机关去做小官。事实上是童养媳。曾祖母对她十分严厉,祖母和善些,不过很哕嗦,大家庭人口多,家务繁重,虽小小年纪也得跟着做。晚上还要学针线。稍有困倦,不自主闭上眼睛,曾祖母就要大声责骂。受了不少委屈。17岁时与徐家骥完婚(他21岁),因为曾祖父渴望抱重孙。据徐复仑先生说:“祖母朱赣玉,宜兴人,其父曾受恩于徐家。虽后徐家败落,而他已升任江西赣州知县,仍不忘旧恩,将二女儿送到徐家,嫁给我祖父。祖母身高(超过1.6米),貌美,熟读古书,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精明强干,一手好针线活,家中大小事都由她张罗,身体一贯很好,80多岁时眼不花,耳不聋。1967年12月,家父被造反派揪斗,押送五七干校劳动。祖母受此刺激精神垮了。1968年秋忽中风。拒绝治疗,绝食而亡。享年84岁。”
    苦乐参半的童年
    徐家这个日夕盼望的宁馨儿(徐铸成)来到人间,满足了徐仲安与朱氏夫妇抱重孙的心愿,也给他的儿子徐石樵与宗氏夫妇带来无比的欢乐。至于徐铸成的生身父母(徐家骥与朱氏),那高兴也是自然的了。不过他母亲在高兴之余,别有一番苦涩。
    小鸿生(徐铸成小名,又有乳名毛毛)哪里知道自己是幸存的,他几乎不能来到人间。这段事说来辛酸。
    小鸿生父母完婚后第二年,母亲就怀孕了。曾祖父喜不自禁,认为上苍有灵,更虔诚地向家堂菩萨叩头与祈祷,祝这位孙媳妇早生贵子。哪知事与愿违。同族的新媳妇,一个个都分娩生的都是男孩,她却是迟迟不见动静。总算等到这一天,下地的却是女孩。这一下,大祸临头了。在厅上等着人们贺喜的曾祖父气得走了出去。原来已陈设好的祭礼(祭祖用的食物)都撤掉。没有人去看这个刚分娩的产妇。几个月过去后,还受到旁敲侧击的指责。
    在痛苦中挨了一年。小女儿刚过周岁,她又怀孕了。这回她不敢声张,怕再生一个女孩,她也根本没有生男孩的信心。好在也没有人知道她又怀孕。
    她想尽办法要让这未出世的婴儿流产。她故意吃生冷、辛辣的食物,端过重的淘箩,举过高的竹架,甚至忽然重重地跌坐在地上,这些举动本都会流产,但竟都是徒劳,腹中婴儿安然无恙。她听人说,麝香、冰片可以打胎,偷偷买来吃了,结果仍然无用。多少年后,母亲告诉徐铸成说:“我天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看到堂屋里有个小石磨,就拿来压在肚子上,尽力压十几分钟。然而还是白费气力,最后只能等待是祸还是福。”
    终于出了怀,大腹便便,昭然在目。但这一回没有人关心她,也不指望她生男孩。临盆分娩那天,家里冷冷清清,同上次形成鲜明的对比。
    婴儿出世了,她在朦胧中听到接生婆对祖母说:“恭喜恭喜,是个胖胖大大的孙少爷。”这时她已昏厥过去。这边忙着上香、点烛、染红蛋,向亲戚们去报喜。
    这压不垮、毒不死、打不掉的婴儿就是徐铸成。细想起来这铸成两字何等贴切。日后,他在新闻工作岗位上,一直矢志不移地激浊扬清、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甚至在打入社会底层,在重重磨难面前,也从不改变初衷讲违心话。这志如磐石、铮铮铁骨不正是以铁铸成的吗?!这自然是后话。
    回到本题。这位曾孙的出生,全家欢庆。那年又是曾祖父仲安公八十华诞,双喜临门。仲安公不惜重金,在宜兴城内设备最好的一家照相馆蓉锦轩,拍摄一张合家欢。曾祖欣然提笔题了“八旬大庆,四世同堂”八个字以志庆。这张照片一直保存着,“文革”中被抄走,后来发还。当时75岁的徐铸成重看这张照片,看到襁褓中的他,由曾祖父抱着端坐中间,并排坐的是曾祖母,怀里是两岁的姐姐。后面站的是祖父母、叔祖父母以及他的父母亲。还有几位叔叔和未出嫁的姑妈。在前面席地坐的是一些小叔子、小姑姑。照片已发黄,曾祖父亲题的八字手迹,依然可见。可是物是人非。拍照后的第二年,这位曾祖就病逝。当然他已心安理得,坦然走向阴间,因为见阎王时不用再下跪。两岁的曾孙穿麻服已能匍匐在地,当大人痛哭时,他也轻轻啜泣着。
    曾祖走了,另一个疼爱他的是祖父石樵公。鸿生会走路了,每天清晨,祖父带着他上茶馆,在那里吃点心,然后在附近买几样菜肴,把孙儿送到家门口,让他提着篮子,蹒跚地走进门去,这才去酒行上班。
    儿童都喜欢玩具,贫寒之家买不起高贵的。孩子们喜欢“跳白果”(白果即银杏树的果实),染了各种颜色,夹在脚趾缝里跳着玩,互相比赛。这就像抗战前上海的孩子们玩玻璃球,鸿生还不会“跳白果”,祖父就给他买了整整一小瓦罐。
    祖父是在他7岁时过世的。背上生个痈疽,呻吟床席半年,痛苦地走了。小鸿生叹息道:“从此再没有人给我买玩具了,更没有人带我去茶馆吃早点了。”
    这是例外。
    每当春天时候,碧蓝的天空常见有风筝(宜兴称鹞子)在飞动,鹞子线上挂着鹞弓发出呜呜的响声,入夜后挂起鹞灯,远看像一串繁星,闪闪发光。小小的蝴蝶风筝虽只要五文钱,但无钱购买,鸿生望天兴叹。祖母看他可怜,劈了几双竹筷,做了个“豆腐于”风筝。可能骨架太重,无奈飞不起来。他感触很深,当时立愿,将来自已做了祖父,一定完全满足孙儿的玩具要求。后来他果然这样做了,作为弥补过去失落的童年。1967年,红卫兵抄他家时抄出许多玩具,照了相,作为修正主义的罪证。这是后话。
    他的童年还有一段几乎难以使人置信的事。
    他六七岁时,进私塾读书之前,曾祖母看着像竹笋一样拔节速长的曾孙,忽然不顺眼起来。她说:“这孩子粗手粗脚,没有读书人的样子。”母亲听在心里。她有了一个主意。前不久,刚把他头上的尾巴(辫子)剪掉,这回想到给他裹脚。这不就像女孩吗?想到做到。她裁了两块方布,把他的脚趾紧紧裹起来,再套上布袜,穿上布鞋,那就举步维艰了,每走一步疼痛难忍。经过一年多的哭求,母亲这才把它解了。可留了终身的伤痕,拇趾向内弯曲,二趾被迫突起,不能像健康人一样脚踏实地。
    在他童年的记忆中,跟着祖母去“坐庚申”,也是高兴的事。信佛的老婆婆们,每隔60天,聚集在尼姑庵里,诵经礼拜一个通宵,名日“坐庚申”。祖母总是带他去,他乐于跟从。因为一则逃避母亲监管,二则作为宵夜的一碗素面,很吸引人。有一次在三里桥小镇上的竹林庵去“坐庚申”。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很是热闹。庵里有座巍峨高耸的宝塔,祖母说是文笔塔,原来还高两层,每天清晨,那塔尖的影子可以照到西城郊。所以明代宜兴文风很盛,迭出高官。有位县官,感到高官太多,侍候不胜其苦,便想了个主意,暗中把宝塔削了两层,笔尖照不到砚池,宜兴就不出人才了。结果并非这样,宜兴还是出了很多人才,这是那位县官始料不及的。
    6岁时鸿生进私塾发蒙,童年的黄金时代匆匆而去,苦与乐都只留在记忆里。
展开
目录
序章:一代报人命运的缩影
第一章  生命之源
江南一小城
清贫家世
苦乐参半的童年

第二章  求学时代
从掮榜生到榜首
中了两个秀才
锡师三年
清华偿愿
从天堂到人间

第三章  跻身报坛
初敲新闻界之门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国闻通讯社与胡政之
首次采访
宝刀新试
得意力作
第四章  天津·汉口·上海
第五章  心血浇灌《文汇报》
第六章  去香港——重回《大公报》  第七章  桂林岁月
第八章  胜利前后
第九章  人生的巅峰
第十章  出走香港
第十一章  1949:走上一条“之”字路
第十二章  最为风光时  第十三章  跌进“阳谋”
第十四章  屈辱的二十二年
第十五章  劫后余生最后岁月
后记

徐铸成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