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陈澧的学术思想
第一节 陈澧学术思想概述
一 陈澧的学术成就
陈澧的生平经历较为单纯,正如他所作的自我总结:“生平无事可述,惟读书数十年,著书百余卷耳。”陈澧在生前已闻名岭内外,其学术成就通过师友、弟子流播海内,为学者名流所推崇。曾任粤抚的郭嵩焘将陈澧喻为罗浮山,谓到广东不见罗浮山不以为憾,而未见陈兰甫最为可惜。陈寅恪在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所提交的审查报告中也对陈澧的学术研究有所称道:“昔阎百诗在清初以辨伪观念,陈兰甫在清季以考据观念,而治朱子之学,皆有所创获。”陈澧的学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流传下来的众多著作中。
陈澧青年时代治学兴趣广泛,从他与友人书信所言“澧十百六岁时,笃好为诗”,青年时代“嗜好乃益多,小学、音韵、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体文、填词、篆、隶、真、行书无不好也,无不为也”,可见他爱好众多之一斑。虽然后来在友人的劝说下,逐渐缩小治学范围,但是从他遗留下来的著作看,他的学术成就基本涵盖了上述领域。
陈澧的青壮年时期经历了整个道光朝(1821--1850)。道光时期的中国学术文化正处于蜕变期。乾嘉考据学日渐走向衰落,程朱理学有所抬头,以今文学为旗帜的常州学派也已兴起,而偃息了近两个世纪的经世思潮又汹涌而来。这些变化,无疑使儒学内部出现混乱纷纭的状态,也促使各个学派从不同角度出发,取长补短,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以应付时局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汉宋融合愈益突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