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少城:一座三千年城池的人文胎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1126642
  • 作      者:
    章夫,傅尔济吉特氏.哈伦娜格著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许多人都误认为“八旗子弟”就是满人,其实它是中华大地上所有归复清王朝的兄弟民族,他们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强盛,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众说纷纭,高深莫测的少城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遥想元朝的蒙古兵怎么来的少城?将军衙门是怎样一个衙门?至今残存的宽、窄巷子怎样诉说昨天的故事?康熙爷又是如何抓住机遇,借准噶尔,较好地解决西藏问题?少城公园成为人民公园是历史的宿命?…… 清王朝历史以其强烈的戏剧性和现实借鉴意义,引起了不少出品人和创作家的冲动,不惜投入巨资来制作历史大片。编剧自然少不了杜撰和戏说,但戏说多了,人们会茫然:“我们的历史怎么了?”晚辈们会问:“叔叔阿姨,你们到底谁说得对?” 历时一年,两位作者通过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走访了何俊川、羊角、赵宏枢、赵尔寰、苏成纪等世居族胞,请教了众多的史学家、社会学家、档案学家与电视艺术家,编写成此。
展开
作者简介
    章夫,作家,《青年作家》总编辑。《文化天府书系》副主编。近年来致力于人文地理研究,出版有《探访地球另一半——西欧:一位记者的旅行札记》《大熊猫寻踪》《成渝口水仗》《水润天府》《和谐天使》等人文著作近10部。
展开
内容介绍
    3000多年前的〔部落时代〕,成都就已经有柑当深厚的文化积淀。289年前的成都如惊弓之鸟。一丝丝风吹草动,都会让这座城市着凉感冒。城头变幻大王旗,〔少城〕易名为〔满城〕。夕阳映在斑驳的院墙上,看穿3000年成都的前世今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289年前,一批不速之客从天而降<br>    01.康熙五十七年,那个冬天的下午<br>    289年前的成都如惊弓之鸟。直到今天,成都的冬天都是阴冷阴冷的,从屋到外都冷,令很多北方人不适应。<br>    这样的冬天在289年前就注定了——数次屠城留下的阴霾,使这座城池平添了几分寒意。那是一个严冬的午后,一大群北方人沿着金戈铁马踏出的辙迹,冒着凛冽的寒风,去执行一项军事使命。成都,便成为这群北方将士的最终目的地。<br>    一丝丝风吹草动,都会让这座城市着凉感冒。已经城将不城的成都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变革时代,变得十分脆弱,经不得半点折腾了。<br>    西边是成都市的上风口,这个方位是成都人最为怯怕的方位。在他们眼里,“祸事”一般都是从这个方位呼啸而来的。古人有“祸起萧墙”之说,而那个时候的成都人风声鹤唳之中,这个成语应该改为“祸起西门”了。<br>    生活在这里的城民同样如惊弓之鸟,生性敏捷的他们,只要闻到西郊有什么气味不对,就会逃命似的遁去。<br>    刘鑫龙一家从江西千里迢迢,跟着移民的队伍,身不由己地来到成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本想在这座偏安一隅的城市世代休养生息,没想到,那个名叫清朝的“当局”在分给一片土地之后,就再也没能力给他们什么了。上一个朝代留下许多遗留问题,百废待举,积压的难题太多。或许在漫长岁月的中国,每每更替一个朝代都是如此——满目荒无人烟,家园杂草丛生。<br>    “这不是让我们来垦荒吗?”难道这就是那个传说中名叫成都的繁华所在?<br>    看着无助的妻儿老小,刘鑫龙的心里一阵紧似一阵。半年时问过得很慢,勒紧裤带辛勤耕作,杂草丛生之地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可种粮食之地。庄稼长势不错,人的心情也不错。他心想,不会再饿肚子了。因为每每在朝代更替之初,都会是清明之治——这种想法也成为像刘鑫龙一样的众多移民的想法,他们在开垦过后,指望有个好收成。<br>    但天难遂人愿。就在瓜熟蒂落,籽粒饱满正值收割的季节,在田野里收割丰收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从西边呼啸而来的一批强人。这些人骑着高头大马,古铜色面颊有轮有廓,身着奇装异服,手持弯弓镰刀和火铳。他们不仅强掳粮食,还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然后风一般地从西边呼啸而去,不见踪影。
展开
目录
少城是解读成都文明的密码 章夫<br>第一章 289年前,一批不速之客从天而降<br>第二章 少城在成都的历史方位<br>第三章 “少城模式”的清朝之治<br>第四章 一条“蜈蚣”的城市雏形<br>第五章 又一个改朝换代的风雨之夜<br>第六章 寻访少城最后的血脉<br>第七章 两条巷子的少城记忆<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