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江南的乡村树木葱茏,刚刚经历了春花的烂漫,乡村充满了甜甜的气息,收获就在不远处了,那是一种美好的希望。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去做一件事。我把做这件事定义为寻访——我喜欢“寻访”这个词,它充满了人文的气息,充满了让人向往的一种依附。我承认,我有附庸风雅的一面,可是这样的附庸风雅又有什么不好呢?当身边的一些事物正在渐行渐远,最后消逝得无影无踪,我们的心中不由得充满惆怅。是的,这一次,我要去寻访一个古村落,它的名字叫谢天港。
谢天港就在盛泽镇的北端,这个江南的小村庄,依然沉浸在初夏的气息中,小河、垂柳、人家,一河清水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秀气。也许,一直生活于此的村民对此并无太深的感觉。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要看到清清河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而谢天港,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漫步于此,心情是舒畅的,深深地呼吸一口,有点甜丝丝的味道。江南,我梦里充满诗意和遐想的地方,今天,我在谢天港这个小村里又有了全新的感受。
从谢天港到胜天村
江南的村庄名往往都和“港”、“浜”、“湾”等字眼相连,这是水乡的特色,倚河而居,是水的灵性滋润了这片土地。
谢天港,这个在绸都盛泽曾经赫赫有名的村庄,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变迁,似乎已经只成为老年人的一个记忆而已。我的寻访是从谢天港的钱大爷开始的。钱大爷年逾七旬,身材硬朗,他手抱茶杯,向我介绍谢天港的昨天。事实上,谢天港也只有一个昨天,因为今天,它已经有了一个另外的名字——胜天村。胜天村该是一个响当当的村,单从这个名字就可看出它的不同凡响。在绸都盛泽,说起胜天村,几乎家喻户晓,关于胜天村这个村名的来历,是这样的:1959年的时候,那时的中国大地正处于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红色的浪潮和过热的思想在四处蔓延,谢天港,因为历史上的辉煌和如今因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兴旺而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当时的江苏省委书记储江来盛泽视察工作,自然,谢天港是必到的地方。他看到当地群众高昂的斗志和膨胀的热情,就觉得“谢天”这个地名是不合适的,什么叫“谢天”?革命群众的力量还要老天来帮忙?我们应该改名为“胜天”,也只有“胜天”才是我们革命事业的真正注解。于是,谢天港变成了胜天大队!改一个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改名后具备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才是我们的财富。
那时年轻的钱大爷也被改村名带来的热情所感染,说起这段不算遥远的历史,作为一名胜天人,他感到了无上的光荣。而他的回忆又把我带到了遥远的年代。
康熙《吴江县志》卷四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干家水出谢天港。”而关于“谢天港”这个地名的来历,也有一段传说。
那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为了开辟江浙一带的战场,派李秀成南下,一路上如秋风扫落叶,横扫清军在江南各地的营垒,战争的烈火烧遍了江南。当时太平军的头发与清人大相径庭,清人称他们为“长毛”。传说“长毛”见人就杀,见房就烧,可怕的“长毛”就要来到盛泽,老百姓们十分焦急,他们求天开眼。也许真的是老天帮忙,“长毛”到了盛泽竟然没有杀人,于是当地老百姓把这里的地名称为“谢天”,因为村里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港,所以就有了“谢天港”这个村名。谢天,是老百姓一直具有的朴素的心愿,上有青天,下有黄土,人是渺小的,人就像一颗沙子,没有分量。然而,人毕竟是这个世界的主体,所以会有“胜天”这样的豪情壮志。
当然,现在的人们对谢天港也许很陌生了,因为村子改名叫胜天也近半个世纪了,时间冲淡了历史的印痕,时间就像谢天港的河水,轻轻地向前、向前流去……
沈万三与谢天港
一座古村庄的存在,往往与历史上的名人有关。在情感上,我们情愿相信这样的一些传说和故事是真实的……也许,一个地方正是有了这样的传说和故事,才有代代相传的理由。
如果说谢天港这个村名的来历充满了血腥和战乱,那么谢天港与沈万三之间,则充盈了一些风花雪月的纠结,而这样的纠结往往与爱情或者类爱情有关。说起沈万=_,人们并不陌生。沈万三,名富,沈秋凡所著《盛湖杂录·沈万三秀始末考》巾有这样的记载:“明洪武初,沈富于盛泽建南胜坊、北胜坊以兴市廛,设南书房、北书房以处女闾,又植红梨万树于湖滨以点缀风流。”现在大家知道的桥北荡,就是那时的红梨湖,红梨湖的北侧就是谢天港村。从历史记载上可以得知,沈万三既是位富可敌国的大富翁,也是一位风雅之士,他在红梨湖畔广植红梨树,使盛泽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据说,沈万三的第九位小妾善书画,因看到沈氏家族生活奢糜,料定日后定无善果,故决意另居别宅。沈万三就在今天的盛泽荷花村一带择地建九娘楼,安置他的九姨太。由此,这里被乡人叫作“楼下”,直到民国时期,荷花、南霄一带还叫楼下乡。九娘死后,葬在今胜天村的中山桥堍。《盛湖竹枝词》中有“九娘荒冢水仙生,岁岁花枝照眼明。不见滇南夫婿返(传说沈万三充军云南),陇头惟有鹧鸪声”。一阕专写此事,并附注云:“九娘坟在中山桥畔,今渐湮没,惟石阙存耳。”据说直到1958年九娘坟才被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