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潘家园入门
刺激与启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喜欢上了古玩。
那时,我在香港工作,深受香港古玩拍卖市场的影响,也试着在市场上买些瓷器、字画,但心中没底。
一次,在油麻地跳蚤市场,一位从内地移民到香港的所谓香港人,专买欧洲制造的旧机器零件,如齿轮、轴承什么的。他看到我是内地来的,手里拿着一个青花盘,就用挑衅的语气说:“你们内地‘表叔’,来这儿尽捡些内地的碗碟破烂,我们香港人,是捡人家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他的这番话,对我自尊心刺激很大。我当场反驳说:“先生,你捡的才是外国的垃圾,而我这是国宝!你知道‘中国’的英文怎么说吗?”他说:“你怎么开口中国,闭口中国的,这里还不是解放区的天。”
我看话不投机,就走开了。
在香港时,我经常光顾鉴真邮品拍卖公司。有一次,老板拿出一枚贴有民国帆船邮票,盖有“洪宪元年”邮戳的袁世凯“洪宪”年实寄封,该封是从新疆伊犁寄往北京的,非常珍贵。这枚邮票当月的拍卖目录标底价五万港元。这数字比我两年的工资还多。老板说,这枚实寄封是他在国内花五元人民币买到的。中国旮旮旯旯到处都藏有宝贝,只要你懂,你有眼力,你有这个文物收藏意识,你用心去找……
这位老板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大大激发了我收藏的欲望。我心想,自己居住在北京,搞收藏也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的启蒙老师
一个想进入古玩收藏的人,有了收藏的欲望还不够,还得懂得鉴别。首要是能辨别真伪。为了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我到处寻找有关鉴定方面的书籍。当时,这方面的书籍很少。一次,我在香港湾仔一家旧书店看到一本《古玩指南》,就马上买了下来。这本书是著名文物鉴赏家赵汝珍所著,民国三十一年出版。赵氏在自序中开篇名日:今日之中国,无一不遭外人之蔑视,其唯一之例外,即中国开化最早,历史悠久,历代所遗留之文物精美奇妙,光怪陆离,非任何外国所能企及,世人对之无不崇拜。中华民族之在今日尚夸耀于世,尚能为世人所称道者,唯此而已。
读着作者自序,我十分激动和感慨,简直像他乡遇故知。这本书坚定了我进行收藏的决心。
《古玩指南》目录里有字画、瓷器、铜器、古书、碑帖、古代砖瓦等共三十章。我就按顺序,先读字画部分,再读瓷器部分,尤其对瓷器部分读得特别认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