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28466
  • 作      者:
    (美)徐国琦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一书系作者本人用国际史方法、多元视角研究中国及世界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题目: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问题。这是作者近几年所做的中国与国际化、国家认同问题系列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全书共分7个章节进行阐述,具体包括中国准备加入国际体系、大战的爆发与中国的反应、中国正式参战、内战、1919年巴黎和会与中国寻求世界新秩序等。《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中国国际主义的
  兴起与新式外交
  在辛亥革命以后,民族主义成为主宰中国命运的最强大的政治力量。虽然有很多学者仍然在争论何谓民族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在国家重建上扮演什么角色,但是汉斯·科恩(Hans Kohn)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却是最切合20世纪之交的中国局势。科恩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感情,民族主义渗透到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思想里,并且有权要求该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要接受这种思想感情……(民族主义)认为民族国家是理想的政治组织模式,而民族性则是创造性的文化活力和经济繁荣的源泉”。
  在20世纪之初,中国人的国家认同观念方才开始脱离文化主义传统(tradition of culturalism)的天下观念的影响。如果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强烈地刺激了中国人关注国家内外的事务,那么同时期现代教育的推广,资产阶级的崛起,以及一个公共领域在政治范围内的出现,则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勃兴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实践层面发生的公众舆论、公开辩论以及由各种民间私人团体所构成的公共领域等进步因素在在表明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上述变化为各种政治问题的讨论和交流提供了公共空间,并且不受晚清政府或政治当局的约束。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自序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准备加入国际体系
第二章  中国国际主义的兴起与新式外交
第三章  大战的爆发与中国的反应
第四章  中国的替代战略:“以工代兵”计划
第五章  中国正式参战
第六章  内战
第七章  1919年巴黎和会与中国寻求世界新秩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