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揭秘中国历史的八次大统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889041
  • 作      者:
    樊虎著
  • 出 版 社 :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揭秘中国历史的八次大统一》较为系统全面的回顾了中国历史的八次大统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有史以来,就沿着这一规律曲折前行。分,是一种无奈,对峙是痛苦的,令亲者痛、仇者快;合,才是大势所趋。历次统一的过程都波澜壮阔,是史诗性的。然而,决不是单凭几场战役就能解决问题;历朝兴替无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胜利,智与力较量的结果。回顾历史,历代历朝无不是大并小、强吞弱、秩序代动乱、“有道胜无道”、“有备算无备”、鲜活进步的取代腐朽落后的。无论阴谋、阳谋,达到目的就是好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期
    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和动荡的历史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社会制度变革的步伐。
    1.经济: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生产力显著提高,其标志就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北方的成就更为突出。古代的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被各国通过变法确立了下来。
    (1)春秋时期,人们开始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技术,铁制农具开始普及,加上牛耕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开荒成为可能,因而促进了私田的扩展。同时,采矿业和铸造业规模扩大、水平提高,可以制造许多锐利、坚硬的兵器。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良,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向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大大增加。私田数量增加,井田制度崩溃,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诸侯们不得不相继实行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转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这也刺激了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对马的需要量激增,因而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3)春秋时,还产生了新的赋税制度。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实行初税亩,以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实物税的形式,取代了西周责任不明确的井田制,标志着古代田税的开始。鲁成公元年(公元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面积征收一定量的军赋,从而使税赋合一。春秋战国之际,地税的征收已经很普遍。
    2.政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从而取代奴隶主贵族,建立起新的封建制度。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以郑国为首的诸侯国与中央分庭抗礼,甚至发生了抗拒王师、郑国与周互换人质这样的事,实际上周王室的地位已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此后,各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大国不断吞并小国。
    春秋初期,晋、楚等国开始在新兼并的地方或聚若干小邑设县,而在边境地区设置郡。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命,只有少数作为采邑赏给士大夫。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最大的意义在于: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贵族不得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政令的统一。
    西周时代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统帅诸侯。春秋时期,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实际成了五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傀儡和工具。
    3.战争:春秋时期,五霸迭兴。其中,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向北抗击戎、狄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阻止楚军北进中原,逼迫楚国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发生内乱,失去了霸主地位。南方的楚国趁势兴起,消灭了周围的几个小国后,矛头直指中原。宋襄公为了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以抗击楚国为名试图再次大会诸侯,但宋国的实力与威望不足。结果,宋国独自迎战楚军于泓水,愚守“仁义”的宋襄公拒绝了大司马子鱼“半渡击之”的建议,楚军列阵完毕后,宋军被打得大败,宋襄公中箭而死。在外避乱的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军队护送下回国继位,是为晋文公。他励精图治,整顿军务,晋国很快强盛起来。为了遏制楚国的势力向中原发展,他联合齐国和秦国,发兵救宋,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成为新霸主。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崤山之战,秦军全军覆没,秦国遂转而向西,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楚国在城濮战败后,转而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国力强盛起来。楚庄王平息内乱,改革图强,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鼎的大小轻重,意在代周自立。公元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今河南郑州),大败晋军;不久又进兵围宋,晋国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背晋向楚,楚庄王称霸中原。
    可见,春秋时期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各大国君主想提高自己在诸侯中的威望,从而建立了霸主会盟的传统。五霸“挟王室之义”,以盟主之名讨伐异己,“政由五伯,诸侯恣行”。
    4.文化: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促成了以“百家争鸣”为代表的思想空前活跃。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巫卜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转型的历史阶段。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加之周天子权威的下移和诸侯政治的频繁更替,官学的垄断地位被孔子开创的私学所打破,随着学术的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平民出身的学者、士大夫成了时代的宠儿。
    总之,春秋战国,是一个旧的制度被打破,新的统治秩序逐渐确立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二、战国对春秋游戏规则的改变
    春秋中后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由于各诸侯国的士大夫控制了大量的食邑土地,拥有了独立的经济基础,并且在朝中掌握实权,使各国的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家分晋”与“田齐代姜齐”。
    他们原先都是诸侯国的卿大夫,经过不断的兼并土地,势力逐渐发展起来。经过激烈的兼并斗争,春秋中期控制晋国政局的十余家卿大夫,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后来,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土地被智、赵、韩、魏四家瓜分,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又向赵襄子索地,却遭拒绝。于是,智伯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联合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守封地晋阳。由于赵襄子坚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不能攻下,遂引晋水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说服韩、魏两家临阵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擒杀智伯,三家瓜分其地。此时,晋国已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此即成为《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公元前391年,田和废掉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认可。至此,周朝的奴隶制度到了“礼坏乐崩”的境地。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告了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法则取代了温文尔雅的等级礼仪,并得到确立。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秦的统一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巨变
一、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期
二、战国对春秋游戏规则的改变
三、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第二节  战国诸雄的国力竞赛与商鞅变法
一、战国诸雄的变法改革和国力竞赛
二、商鞅变法——战国七雄中最彻底的变法
三、战国初期的对战形势

第三节  张仪的“连横”与苏秦的“合纵”之争
一、合纵与连横
二、张仪的连横
三、公孙衍合纵,第一次联兵攻秦
四、齐国攻燕
五、张仪诳楚
六、齐、秦的连横与楚国的衰落
七、秦昭王诳楚
八、第二次合纵攻秦
九、西帝与东帝
十、苏秦合纵
十一、乐毅攻齐

第四节  范睢的“远交近攻”与李斯的“金帛利诱”之策
一、统一时机的成熟
二、秦国与其他诸国的国力对比
三、秦国继续开疆拓土
四、范睢的“远交近攻”之计
五、决定六国命运的“长平之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和第四次合纵攻秦
七、李斯的“金帛利诱”之策

第二章  汉的统一
第一节  山雨欲来:秦朝的急政与大泽乡起义
一、秦始皇的急政
二、诸侯反秦的星火
三、“人头彘脑”的秦二世胡亥
四、大泽乡起义的烽火

第二节  刘邦约法三章张良“运筹帷幄”
一、秦的内外交困与项羽巨鹿鏖兵
二、刘邦西入关中
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三节  刘邦大败失军萧何“镇抚国家”
一、刘邦大败彭城
二、萧何镇抚关中
三、艰苦卓绝的荥阳、成皋战役

第四节  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合围垓下
一、自言壮士,定计天下
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三、韩信破魏、赵、燕、齐之战

第三章  隋的统一
第一节  北周、北齐、南朝陈三国鼎立,北周灭北齐
一、北魏统一北方
二、北魏分裂为东、西魏
三、侯景之乱与南梁分裂
四、南朝陈代梁而立
五、北齐、北周取代东、西魏
六、北周灭北齐之战

第二节  杨坚血腥篡北周革新图强建大隋
一、隋文帝智勇夺政权
二、励精图治、革新图强

第三节  “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破突厥
一、突厥代匈奴南侵
二、“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
三、第一阶段战役:突厥攻,隋朝守
四、第二阶段战役:隋朝转守为攻
五、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
六、由“南两儿”到“亲家公”

第四节  渡江灭陈。统一江南之战
一、陈朝承梁之弊
二、隋朝灭陈的前奏
三、陈后主的松懈备战
四、隋军的三把利剑
五、东突厥内附
六、西突厥败逃

第四章  唐的统一
第一节  隋炀帝的暴政与隋末群雄争霸
一、罄竹难书隋炀帝
二、杨玄感黎阳叛乱
三、农民军风起云涌
四、隋炀帝的死局

第二节  晋阳起兵。西图长安,计胜李密
一、晋阳起兵
二、李代桃僵,计胜李密
三、洛阳城下的较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四、步步为营,西图长安
五、占据长安建大唐
六、平薛举、薛仁■父子
七、灭河西李轨
八、北定刘武周、宋金刚

第三节  决战中原,灭窦建德、王世充
一、窦建德趁火打劫
二、王世充走向末路
三、讨伐王世充
四、窦建德出兵救郑
五、决定中原命运的武牢之战
六、平定刘黑闼

第四节  最后的战役:唐平江南之战
一、袭破江陵萧铣
二、迫降江淮杜伏威
三、唐平辅公柘之战
四、最后顽敌梁师都

第五章  宋的统一
第一节  唐末农民战争和五代十国乱世
一、唐末的弊政与五代十国的前身
二、奉天之难与大唐衰落
三、王仙芝、黄巢农民暴动
四、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第二节  后周开基创业及其文治武功
一、周太祖郭威开基创业
二、周世祖柴荣开疆拓土

第三节  雪夜定策并荆南、南楚
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二、假道灭虢平荆南、南楚
三、雪夜定策先南后北

第四节  分而治之灭后蜀、南汉、南唐,降吴越、北汉
一、宋太祖的战略考量
二、分进合击,攻灭后蜀
三、避实击虚,灭亡南汉
四、主从配合,剪灭南唐
五、迫降漳泉、吴越
六、围城打援,灭亡北汉

第六章  元的统一
第一节  宋、金、西夏——老牌王朝三足鼎立
一、南宋承前之弊,垂垂老矣
二、西夏已逾壮年,风光不再
三、金朝内忧外患,日薄西山

第二节  草原雄鹰崛起征服西夏
一、蒙古归于一统,如日方升
二、蒙古帝国的军政制度及国力
三、统一战争的战略考量
四、蒙古征服西夏之战

第三节  攻金灭夏与联宋灭金
一、成吉思汗攻金
二、木华黎攻金
三、蒙古攻灭西夏之战
四、窝阔台灭金

第四节  灭亡南宋建大元
一、窝阔台侵宋
二、蒙哥攻宋
三、忽必烈灭宋

第七章  明的统一
第一节  元末的暴政与“红巾军”起义
一、元朝统治的衰落
二、“红巾军”起义

第二节  占据应天,“天道后起者胜”
一、占据应天
二、“天道后起者胜”
三、红巾军北伐
四、夺取浙西,降服浙东

第三节  大战鄱阳湖,击杀陈友谅
一、保卫应天
二、反击陈友谅
三、大战鄱阳湖

第四节  东破张士诚,北定中原
一、张士诚叛元称王
二、追击陈理,平定湖湘
三、剪灭张士诚
四、收降方国珍
五、北伐中原,建立大明
六、收降巴蜀明升
七、再击北元
八、攻克云南

第八章  清的统一
第一节  后金隆兴的萨尔浒之战
一、明朝积弊难返
二、后金建立
三、攻守易势的萨尔浒战役

第二节  争夺辽西的宁远、宁锦大战
一、后金攻占全辽
二、明朝的反击

第三节  绕过长城、奇袭北京的入口之战
一、北京保卫战
二、明末农民起义兴起
三、大凌河之战
四、皇太极的政治改革

第四节  定鼎中原的松锦、山海关大战
一、一虎斗三狼
二、松锦大战
三、闯王进京
四、大战一片石
五、“进京赶考”
六、灭亡南明
七、追杀“两贼”
八、追击永历帝
九、收复台湾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