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统中国的偏头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3036781
  • 作      者:
    胡星斗著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一席惊醒世人迷梦的肺腑之言;一本挑战国人惯性思维的警世恒言;中国问题学创始人、经济学家胡星斗解读传统中国!
    一个古老文明的面具与隐情;中国文化的真相,也许与我们的认知相去甚远……
    中国人不喜欢抽象论证,也不太相信奇迹,而更重视非理性的顿悟、直觉、体验和感性,重视生机勃勃的自然和生活。
    中国近代以来落伍了,其实,从思维模式上来说,从几百年前甚至于上千年前就开始落后于人了。
    中国人善于利用相对化手段化劣势为优势,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也。因此,也往往欺软怕硬,并以此作为精神补偿。
    诗歌的形象思维方式非常适合于在抽象思维方面比较笨拙的中国人,这可能就是中国成为“诗国”的原因。
    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力耗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儒、道、佛的钻研上,二是对方术、神秘学的推究上。
    作为西方医学的补充,中医可以继续存在下去。不过,中医必须结合现代科技才有发展的前途。
展开
作者简介
    胡星斗,笔名胡鱼,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问题学创始人,民生经济学家。从事政府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诸子百家与企业管理的教学与指导研究生工作。近年来活跃在各大时事论坛及专栏,先后提出了“中国问题学”、“现代农村制度” 、“现代反腐败制度”等一系列新论点,其中对二元户籍制度的批评、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违宪审查等一系列言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展开
内容介绍
    所谓“偏头痛”,问题也。《传统中国的偏头痛》是中国问题学创始人、经济学家胡星斗探讨中国问题的学术文论集。书中,作者虚构了数十名已故的中外文化名人和当代人物言行,如鲁迅、孔子、老子、梁启超、徐志摩等,完成了对中国思维、哲学、文化、社会、谋略、文艺等九领域问题的解读与批判。这些问题的背后,竟然隐藏着种种惊人的隐情:逻辑缺失无伦次是中国思维的硬伤;人性戴上了镣铐,百家哲学走入歧途;传统文化讲究进取,只关注改造自己,而非改造世界;邪佞当道,精英淘汰,中国历史社会失衡;谋略盛行,处处都是为别人准备的陷阱;文艺向来以瞒和骗逃离现实;古代科学先天不足,有花无果;沉湎世俗,信仰失重;小农经济画地为牢,中国经济需解千年结。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明造机巧,蒙昧亲自然
    胡适乘“先驱”号超光速火箭,来到云梦山,欲拜见暂时在此隐居写作的蒙人庄周。入得深山大泽,见鸟兽相哺,鱼虾相濡,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人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不禁喟然叹道:“羲皇上人,‘逍遥于天地之间’,可敬可羡!”又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遂物我两忘,不知所之。直到黄昏,经童子指引,才来到一草庐之前。
    胡适见一中年人仙风道骨,童颜羽衣,正在织草席,料想是庄子,趋前便拜道:“大师,后生千里来访,请受一拜!”庄子先是一愣,然后淡然说道:“吾终身不仕,你怎么又来了?”胡适猜想是先生看错人了,因此解释道:“后生乃民国时的胡适,专程来向您求教的。”庄子一听是“胡适”不是“吴斯”,遂礼请来客席地就坐。
    庄妻素娥本在里屋对镜梳妆,听得院子里的对话,忙端来泉水,说道:“胡先生请多包涵,先喝一口水。刚才来了一位楚威王的使者,名叫吴斯,以重金为礼,想聘夫子去当丞相,夫子竟然不去,还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他如此迂腐、清高,还叫人家滚开!你倒地便拜,他还以为那使者又来了呢。”胡适“哦”了一声,与庄子相视一笑,似有前缘。
    寒暄过后,胡适道:“大师,您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绝不亚于孔夫子。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特别是您奠定了国人心理的基础。从正面说,淡泊名利、天人合一、尊重人性、法天贵真、宽容豁达、人格独立等等;从反面说,逃避竞争、厌恶科技、混淆是非、阿Q精神等等,都以您的思想为源头。您还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深刻的揭示。在此,我特想请您再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庄子道:“好吧。任何思想和思维方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空间中产生的,中华民族也有她的背景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生存、发展、斗争、思考,逐渐凝聚、升华成自己的传统、性格和思维模式。先讲讲中国的背景舞台吧,地理上有三个特点。
    
    中国人是世界民族中最庞大、最复杂的一群,他们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幽玄莫测的计谋令世人叹为观止。
    曾有西方画家想用漫画表现出中国人的特点,却难以成功。因为中国人的形象有时是方的,有时是圆的,有时看似简单,有时露出复杂。他们像水,既有形又无形,既可量又不可量。利刃割水水不断,彩笔描空空不染。
    中国人聪明,他们经天纬地,以平定天下为己任;他们朝乾夕惕,为治国安邦而苦思。 中国人狡猾,善于钩心斗角,运用策略。他们的表面和内心最大限度地背道而驰。 中国人憨厚,讲究礼尚往来、王道人情。他们默默承受着已经或将要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种种不合理,从不申诉。他们不过问自己的权利,容忍专制暴政、贪官污吏对他们肆意进行压迫剥削、敲骨吸髓。 中国人复杂,有时奴性十足,有时凶恶万分;每个人都具有鹰犬双重人格,对下属百姓是鹰,对上司官家是犬。他们要么下跪磕头,要么颐指气使,要么溜须拍马,要么作威作福。
    中国人是现实主义者,沉迷于世俗,重视家庭伦理,热衷于功名富贵、权力官位、福禄寿喜,轻视玄想技巧,不擅神灵宗教,而中国禅宗和道教只是以宗教之名行世俗之实。 中国人是浪漫主义者,落拓不羁,放浪形骸,追求精神上的安慰、胜利和自由。 中国人平和内向,谦虚知足,讲究面子,感情上不轻易显山露水而暗藏心计;他们磨灭个性,融入群体,尔虞我诈,随波逐流。
    中国人中庸谨慎,柔弱简单,不偏不倚,无为而无不为;他们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深藏不露,不战而胜。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型中国人的主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是老子型中国人的策略。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是庄子型中国人的追求。 “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这是韩非型中国人的韬术。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是唐伯虎型中国人的理想。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这是郑板桥型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20世纪以来,许多名人哲士孜孜以求,探索中国人的思想特征,总结东西方观念的不同。 严复说:“中国人是亲情的,孝治的,节流的,淳朴的,谦屈的;而西方人是尚贤的,法治的,开源的,享乐的,发泄的。” 李大钊说:“中国人是直觉的,艺术的,精神的,向天的;而西方人是理智的,科学的,物质的,立地的。” 陈独秀说:“中国人以和谐、家庭、感情和意识形态为本位;而西方人以战争、个人、法律和实利为本位。” 孟德斯鸠说:“开疆拓土是罗马的目标……宗教是犹太的目标……太平是中国法律的目标。” 这就是中国人的可笑之处:把虚假的太平、表面的稳定当作目的,而不顾平静的水面下汹涌的暗流;他们不懂得人权、民主为何物,不知道以言论自由、政治民主、法律保护来疏导民意而一味地加以堵塞! 黑格尔说:“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的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 中国人既是集体主义者,又是私有主义者,他们把儿女看作是自家所有、皇家(国家)所有,而绝不是社会所有的。 佩雷菲特说:“中国人没有妥协、谈判的意识,当两股政治势力相遇时,不是这一方粉碎那一方,就是那一方把这一方浸于血泊之中!” 中国一直是个政治权力本位的社会,几千年来一些人只是为了抢那把交椅,而把国家折腾得血流成河、疮痍满目;谁夺取了权力便成为人上之人,这当然容不得谈判;而且,中国的商品经济每每萌芽便被扼杀,这样自然形成不了商品社会、市场社会的谈判文化。 恩格斯说:“在一切实际事务中……中国人远胜于一切东方民族。” 更概括地说,在人生世俗方面,中国人不仅远胜于其他东方民族,而且超越了西方民族。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逻辑缺失无伦次--中国思维的硬伤
脚踏入世与出世两只船
文明造机巧,蒙昧亲自然
真理怎能讲不清
中国思想的大分裂
“乌鸦文化”胜过“喜鹊文化”

第二章   人性戴上了镣铐--百家哲学的歧途
杀戮中诞生的哲学
仁义一出,虚伪遍地
性善不善,中庸太庸
滑向神秘主义的陷阱
仁政王道乃欺人之谈
“斗私批修”早有根
参不透人生,要哲学何用
柔弱怎么给人力量
治大国并不是烹小鲜
精神胜利无异饮鸩止渴
物我岂能两忘
弱者姿态反异化
怀疑者注定孤独

第三章   不改造世界,只改造自己--传统文化进取之门
诸子百家,束手对新局
民族文化解剖
长城,暴政的产物
我们的心灵怎样被掏空
经验拘禁了头脑
中日文化,同源异流
农耕民族的沉重与现实
中国,少有神话的国度
汉语不是研究科学的语言
中国名言批判
传统文化是不足迷恋的

第四章   容得下邪佞,容不下精英--社会失衡劣胜优汰
趋于混乱的中国人
黑色染缸
谎言在权力下弥漫
权术引领下的歧路
敦厚之下诡诈存
太过绝情的中国历史
丑恶在大道上横行
好皇帝是靠不住的

第五章   陷阱为谁而挖--极端谋略算人难算己
中国兵家,诡道学派
姜太公的鱼钩钓住了谁
孙子兵法的大智慧
玩计谋赢不了战争
有谋略,无战略
经典战例点评
谋略,中国文化的主轴
诸葛多智徒劳己
刘伯温的豺狼之智
曾国藩,老奸巨猾的古今完人
吴起、孙膑的人生战场
语言是钓人之网
出售阴谋
语言之术,宇宙之门
制人秘诀

第六章   以瞒和骗逃离现实--中国文艺的积习
诗歌,中国人的牢骚
但言志,不言情
缺的仅是思想
格言,一张无形的罗网
把文字雕成珍珠的游戏
小说,多少迷梦在其中
文学为什么要说谎
没有“真”,何来“美”

第七章   四大发明,有花无果--古代科学先天不足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件麻烦事
中国的科学怎样被捆住
古代科技有花无果
中国思想产生不了现代科学
没有方法,哪来科学
神秘学,中国的大学问
伪科学何以在中国盛行
中医有没有前途
冲破技术的牢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