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古代八学者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发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她的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由于她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智慧,五千年来人们对她关注的热情不减。我国历代数学家发现的证法,据说不下200种种[4]。《中算家的几何学研究》(许莼舫,开明书店,1952)所载我国清代数学家的证法约20种。《周髀》的弦图和赵爽的证明可能较晚,但其直观、简洁、优美以及形数结合的特点是欧几里得纯粹形的证明所无法比拟的[2]。
我国数学家之所以对“勾股定理”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是因为勾股定理在我国古代数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她是中国几何学的根源,中华数学的精髓:如开方术、割圆术、方程术、天元术等技艺的诞生与发展,寻根探源都与勾股定理有密切关系。正如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所书:“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勾股定理的证明,要做不少准备工作,因而在《几何原本》中直到卷一之末出现这一定理,而在整个《几何原本》中几乎没有用到。但在我国,勾股定理在《九章》中已经有多种多样的应用,成为两千来年数学发展的的一个重要出发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