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698567
  • 作      者:
    瞿林东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的历史积累和优良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这首先是因为中华文化有深厚的根基。所谓根深叶茂,这是自然之理,也是文化之理。中华文化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其各个方面的创造和成就,已成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随着世界各国间文化交往的日益发展,中华文化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受到世界的了解和重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点和个性也会受到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尊重。
展开
作者简介
  瞿林东,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中国史学通论》、六卷本《中国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史学导论》(合著)等书,主编《历史·现实·人生系列》(七种)、《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系列》、《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年刊)。撰有《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等论文、评论2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为专家、大家以深厚的学养为基础,为普通读者写的一本图书,深入浅出,表述生动,既含有深刻的见解,又和生活、社会紧密联系,为普通读者乐于阅读。《中国历史文化散论》一书堪称为研究中国历史的优秀之作,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瞿林东。瞿林东作为研究中国历史方面的领头人,在史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极高的建树。曾出版各种史学著作十余种,论文200余篇。《中国历史文化散论》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广博,语言精湛,资料翔实,论点确凿。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点紧密相连,围绕着尊重传统和锐意创新这一辩证统一的关节点,展开了自己对于诸多史学内容的探讨。阐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应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吸收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成果,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用扬弃的态度去面对历史,指引现在。
展开
精彩书摘
  西周汉唐之盛与总结历史经验
  一、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的建立是划时代的事件。西周时期的物质生产、制度设施、思想成就,对后世都有极深远的影响。文、武、周公被视为“圣人”,是同西周的兴盛相关联的。文王奠基,武王灭商,周公对西周的巩固和发展有重大贡献。从《尚书·周书》来看,周公摄政期间及其归政于成王之初,他就当时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而发布的诰文,一方面分析现实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方面又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而阐述他本人与诰文训诫对象应当采取的正确的做法。
  首先,周公结合一些重大政治事务,在发布诰文时强调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如康叔就封殷地之前,他训诫康叔说:由于文王“明德慎罚”,上帝很高兴,“乃大命文王殪戎殷”,代替殷来管理它的臣民。周公说:“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我们不能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我要告诫你怎样施行德政,怎样使用刑罚。周公最后指出:不要丢掉谨慎的作风,记住我的告诫,你和你的后人就能够世世代代管理好殷的遗民。这里指出了“明德慎罚”是周之所以代殷的重要原因,也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在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了“不可不监”的原则。又如,周公归政于成王的那年,便东行视察洛邑,同时有诰文之作。周公在讲述了营建洛邑的经过后,便讲到了有关总结夏、殷灭亡的教训的问题,指出:“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意思是说,我们不能不以夏为鉴戒,也不能不以殷为鉴戒……他们不敬重德行,才早早地丧失了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大命。现在成王承受了上天赐予的大命,我希望大家能够思考夏、殷两朝兴亡的原因,接受它们的教训,继承它们的功绩。周公最后说:希望大家都要有忧患之心,这样我们才能够说,我们接受上天的大命,能够像夏朝那样经历久远的年代,不至于经历像殷朝那样短的年代。这里提出的“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的话,是历史上很有名的论点,反映了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在周公看来,“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统治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要有忧患之心:有了忧患之心,就能敬德;能够敬德,就能久安,即所谓“受天永命”。这同前面所说“明德慎罚”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展开
目录

上编 历史与启示
西周汉唐之盛与总结历史经验
司马迁怎样总结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
精于学而廉于政——读《后汉书·儒林传》札记
魏收和《魏书》的风波
力主“匡正时弊”的李谔
唐太宗:一代明君的业绩与悲剧
“贞观之治”与《贞观政要》——说说书与天下的辩证法
“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史学家杜佑二三事
文明的颂歌
东林书院:学子与社会
想起了顾炎武
阮元和历史文献学
深沉的民族觉醒意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边疆史地研究
史学家的河山之恋
运河:历史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评史念海教授《中国的运河》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
决策漫谈

下编  文化与精神
黄帝文化精神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炎帝传说的历史意义
楚人重史与长江文化
史学传统与人文精神
传统史学与人生修养
史学名著与人文修养——关于史学遗产和民族精神及民族风格的思考
史学与大众文化
永久的青春——谈谈中国古代史学名著的魅力
中国史书的特点
关于历史文学的札记
说“野史”
说风俗
三个西方学者和中国传统史学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抉择
附录:关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