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0496
  • 作      者:
    傅谨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美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2004年应聘为北京市特聘教授,调中国戏曲学院。 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目前正主持2006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1世纪初北京戏剧研究”。担任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京剧学研究”带头人,主持《京剧学通论》编撰研究,主持“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编撰。 多年来,共出版专著与文集《老戏的前世今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新中国戏剧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等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500多篇学术论文、学术随笔和艺术评论。其中三十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在中国当代戏剧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曾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九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评论奖优秀奖,田汉戏剧奖评论一等奖等学术奖项;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并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是作者一九九四年至今十多年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出发撰写的诸多文章的合集。作者一以贯之地基于文化守成的立场,致力于传统戏剧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呼吁抢救濒惫剧种、重视民间戏剧、回归民族戏剧本体,提出许多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观点与建议。这些观点与建议曾引起戏剧界乃至于更大范围的批评与争议,然而,历经十多年涉及社会广泛屡面的争论与思考,它们从罕有正面回应的新见渐渐成为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中国文化艺术当代发展的现实历程,充分说明这些文章所表述的思想的前瞻性,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传统从危机中复兴的当代历史轨迹。
  作者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多年从事戏曲理论研究,自90年代至今十多年的时间了里,发表大量文章,坚持认为应该把传统戏剧看成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更多地予以保护而不是改革,中国传统戏剧至少有三分之一——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三分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符合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而且需要和应该按照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加以“确认、保护和传承”。这些观点曾经受到置疑,但随着联合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收入作者关于保护与传乘传统戏剧文化的论文十余篇,这些文章曾在学界引起过争论,至今仍有其理论与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面对一种“不可修补的存在”——对改编古典剧作的非议
  不管人们怎样看待戏曲在今天的命运,人们对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价值都给予不容置疑的肯定,这一共识就是今天的戏曲舞台上频频出现由古典杰作改编而成的戏曲作品的背景。在某种意义上说,由古典杰作改编成的戏曲作品在今天频繁上演,成了戏曲维持其生命力的一剂强心针,而这种现象所蕴含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意义,还远远未能为人们所正视。
  古典作品的文化意义和现代意义
  将古典作品称之为“经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一种意思是将它作为“过去了的杰作”,用某些哲学家的话说就是将它“悬置”起来,在对它表示出崇敬之情的同时,无论它具有多高美学价值,也不让它成为今天人们的创造活动的模拟对象。另一种意思恰恰相反,也许它是历史上更为常见的现象,那就是不断地模仿经典,非但将它视为今人无法企及的精神高峰,同时还将它视为今人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在不同的艺术领域里这种态度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戏剧领域,还具有它的特殊性。现代人重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以一种完全轻松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古代经典,而在剧场里,非但表演艺术家们难用完全轻松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古典作品,观众们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展开
目录
前言:我曾经是个孤独的行者
面对一种“不可修补的存在”
站在文明与野蛮边缘的思考
面对经典:20世纪的文化态度
民族艺术论
关于“推陈出新”的断想
学校,你教不教地方戏
文化守成
走近稀有剧种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戏剧
中国稀有剧种的命运与前景
向“创新”泼一瓢冷水
“音配像”与京剧的发展空间
创新、模仿和语境
“路头戏”的感性阅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戏改”与政府功能的再思考
有多少濒危剧种亟需救援
生活在别处
戏剧命运与传统面面观
双峰并峙:2002年出版的两部昆曲辞典
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
《文化多样性公约》与中国的国家立场
先生们的改革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戏剧
濒危剧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人与艺人:谁有权改革京剧?
昆曲《十五贯》新论
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京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艺术威胁
李瑞环和“京剧音配像”的文化贡献
东方艺术的身份确认
渴望传统的中国当代戏剧

附录1 访谈
·重视“中国经验”
·傅谨:抢救与保护濒危剧种的理性思考
·昆曲:先上舞台,后进厅堂?
·梅兰芳:创新的意义更在于老戏新手法

附录2 随笔一组
·守望国剧:后殖民语境与传统戏剧
·传薪翻是读书人
·昆曲保护与继承之我见
·“变脸”迷思的终结
·保护遗产永远是好事
·保护年俗:申遗成了百灵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