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宜兴紫砂被用于制壶之后,人们迅速认识到了紫砂壶在泡茶性能上的优越性。《阳羡名陶录》称“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br> 朱权所著的《茶谱》是明代出现最早的茶书,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没有新的茶书出现,新茶书的出现是在明晚期,这期间紫砂壶已成为流行的茶具。《阳羡茗壶系》中记载:“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学者依此推算,紫砂壶在茶事中出现,当在明代中期。<br> 一般学者认为,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是目前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明嘉靖早期紫砂壶。这把紫砂壶的特征,与宜兴近年窑址地层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明代紫砂壶陶片吻合,其壶嘴的形制和口沿形制等相同,与金坛金沙广场古井中出土的几把明代晚期提梁壶也类似。<br> “紫砂壶”是陶瓷艺术中与茶文化结合最紧密的艺术品。烧成后的紫砂壶能呈现出特有的肌理效果,透气性比一般陶泥制品要好得多,一经泡养把玩,其壶面“包浆”光泽的雅趣不在玉器之下。紫砂的主要产地是著名的陶都宜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