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远古华夏的朦胧图形意识
人类早期的设计意识与设计活动.是一种非自觉的混沌行为。
远古人类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并获取生存条件的活动中.需要类群的组织、行动上的配合和精神力量的张扬,这种配合需要一些特定的方式。这些方式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简单的语言、形体动作或表情;另一重要的方式就是在地面、洞穴、石壁及其他平面载体上刻画的简单图形或符号刻画。今天看来,这些稚拙、简陋的图形与符号,其实是早期人类对理想境界的浪漫想象,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归纳与记录,对创造活动的谋划与组织,是智慧的飞跃,是文化的发端,人类文明也由此而始。从距今约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文化村出土的图形符号,史前遗址甘肃辛店出土的彩陶图形,长江下游新石器晚期良渚文化阶段刻画在陶器、玉饰品上的云雷纹、兽面纹,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象形符号,内蒙古狼山、宁夏贺兰山、新疆阿勒泰、广西花山、云南沧源、福建华安等洞穴的岩刻图形中,均证明了华夏远古人类对于简单图形符号的运用先于文字。这些史学界认定的客观事实,为中国艺术设计史与设计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虚拟图像——神话传说中的原始图形创意
远古蛮荒时期,日月轮回、盈缺明灭;云聚雾散、电闪雷鸣;崇山峻岭、山洪肆虐;森木参天,虎啸狼嚎。人之于自然环境,行无径、居无所、体无衣、食无粮。艰难困苦的生存条件,使诞生成长于亚洲腹地的华夏人类童年,具有谜一样的历程。中国夏代以前的远古历史时期(约公元前170万年~前40万年),只在大地表层上下留下了极少的旧石器文化遗迹,可供人们揣摩考证的史料比较有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