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第一章 湘绣
湘绣史钩沉
湘绣艺术
湘绣名师
第二章 浏阳花炮
浏阳花炮史略
浏阳烟花艺术
烟花鞭炮与长沙民俗
花炮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
第三章 铜官窑陶瓷
铜官窑考古发现
铜官窑陶瓷的艺术特色
铜官窑瓷诗与书法
铜官窑的传人
第四章 浏阳菊花石雕
菊花石的传说和历史
菊花石雕的艺术魅力
菊花石雕新老两代大师
第五章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溯源
望城剪纸的艺术风格
望城民间剪纸艺术家
第六章 长沙湘剧
长沙湘剧的历史沿革
湘剧戏班与戏园
从目连戏到湘剧高腔十大记
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和彭俐侬
第七章 长沙花鼓戏
从地花鼓到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戏班
从《刘海砍樵》到《打铜锣》《补锅》
胡华松和谢莲英的连袂戏
第八章 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的历史渊源
长沙弹词曲目及其艺术特色
弹词曲艺家舒三和、彭延昆
第九章 浏阳祭孔古乐
浏阳文庙与浏阳古乐
浏阳祭孔大典
浏阳古乐创始人邱之稑
第十章 火宫殿火神庙会和传统小吃
火宫殿与火神
火神庙会祭祀风俗
火神庙会民间艺术
傩戏皮影戏木偶戏
评书龙舞狮舞鼓舞
棕编面塑糖画吹糖人
火宫殿传统小吃及其艺术价值
附录 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内容摘要
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留下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既具有浓厚的湘楚文化底蕴,也具有鲜明的湘楚地域特色。远古时期,长沙地区的居民以越、蛮、濮等民族为主,最初的本土文化乃是这些民族创造的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巫傩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向洞庭湖以南地区扩张,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相继进入湖南并逐渐成为湖南境内的主体,也使楚文化成为湘楚文化的源头。随着屈原的放逐沅湘并创作出传世之作《九歌》,楚文化被发挥到极至。到秦灭楚统一六国后,随着汉文化势力的南下,湖南本土的巫傩文化逐渐受到冲击。湖南境内原有的大部分土著民族逐步向西部、西南部山区退徙,留下广大的江湖平地供中原人和楚人聚居。处湘中北的长沙,大片的江湖平原地带遂成为从中原而来的汉文化的传播地。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湘楚汉文化便逐渐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在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中,巫傩文化并没有在汉族居住地区完全绝迹,仍然有许多痕迹留存在长沙民间艺术当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