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华美狼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2858
  • 作      者:
    王天兵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华美狼心》通过对两个当代中国画家的个案研究及塞尚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远征先秦汉晋,融汇古今东西,切中当下地挖掘中国艺术之根源,由此探究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百年流变,既是一次艺术旅行,又是一篇文化宣言。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天兵,作家、画家,生于陕西西安,曾留美卜余年,长期致力于东西方艺术史研究及艺术创作,他的《西方现代艺术批判》是中文领域内第一本全面批判20世纪西方艺术的学术书籍,已再版两次,还出版有《我这样画画》等十余种书籍。
    近年来,作者编订出版俄国文学天才伊萨克·巴别尔的《骑兵军》《敖德萨故事》(戴骢译)及《巴别尔马背日记》《徐振亚译),他的新著《哥萨克的曰》(新星出版社)一是中文领域内第一本研究巴别尔及其哥萨克经历的专著,从此书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及所具启蒙意义来看,《华美狼心》实为其姐妹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华美狼心》通过对两个当代中国画家的个案研究及塞尚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远征先秦汉晋,融汇古今东西,切中当下地挖掘中国艺术之根源,由此探究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百年流变,既是一次艺术旅行,又是一篇文化宣言。
    《华美狼心》是作者自其《西方现代艺术批判》(1998年初版)以来,用力最大的一部艺术史论专著,如果说后者是对20世纪西方艺术的一次全面批判,那么,《:华美狼心》则在呼唤根植于中国而又超越西方的真正艺术的出现,是作者重追“五四”精神,为中国人真正走出“中古时代”所尽的绵薄之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华美狼心
    冷冰川的画骤然唤醒我欲觅一绝色女子的童心。一种认家的本能,让我入其幽谷深闺,沿着他的高古游丝走近他,我发现了一匹文雅华美、贪得无厌的狼。
    若问其狼性何如?却答:情韵连绵,风趣巧拔。
    或日:此语恰当,闻之亲切,不知语出何典?
    需从头说起。
    大约在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明帝年间,佛教传人中国内地。佛教又叫“像教”,来自被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改造过的古印度佛教之一支。希腊圆雕把佛教偶像化,以犍陀罗式样为代表。中土匠人们开始用石雕传播佛教故事。江苏连云港的孔望山就是东汉晚期出现的,也是迄今可查的最早的佛雕群。
    观其摩崖人像浮雕、石蟾蜍、圆雕大象,仍介于画像石、阴刻和圆雕之间,未出西汉汉武帝时代昆明池的牛郎石、织女石和霍去病墓雕刻的语境。
    其中的老子像、关令尹喜像,实为在石上线描阴刻,坚硬的材质显示出巨大的阻力,只有鼻部类圆雕,其余部位仍是阴刻。关令尹喜像和霍墓两米多高的石人的眼睛同为吊眼角,一股胡气。可以看出,至东汉末期,中土石头人像圆雕尚在草创期。
    佛像者何?人像也。你看造于东汉前的犍陀罗石雕,丰胸大奶,婀娜性感,对比汉画像砖与汉俑中深衣交领、宽袍大袖、神态安详、面平身圆的汉人,一派异国情调。可以想象,中土的人们最初是怎样对待这些外来的洋妞的——或贬之为蛮夷,或奇之为异类,而若复制临摹,必难脱生硬、造作和笨拙。以下历三百余年,仍“未尽其妙”,胡气未消。
展开
目录
华美狼心
附录
无相之相——塞尚与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传播
从庄子到塞尚——与张远山从先秦诸子谈中西艺术之变迁
袁运生、孙景波、朝戈、马轲谈塞尚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