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217292
  • 作      者:
    邹跃进编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  艺术导论课程介绍一、艺术导论的性质二、艺术导论的对象和范围三、讲授艺术导论课程的方法四、学好艺术导论课程的几点要求第一章  什么是艺术第一节 艺术观念及其演变一、西方关于艺术的观念及其演变二、中国关于艺术的观念及其演变第二节 模仿论与再现论一、他律论的模仿论二、再现论的自律论第三节 形式论一、历史二、文学理论中的形式论三、音乐:汉斯立克的形式论四、美术理论中的形式论第四节 表现论一、表现论的基本含义和出现的原因二、克罗齐的表现论三、科林伍德的表现论四、表现论的两个问题第五节 惯例论一、惯例论的基本观点二、惯例论的理论意义第二章  艺术与社会第一节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一、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三、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第二节 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一、巫术和宗教功能二、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三、意识形态功能第三节 作为社会对象的艺术世界一、什么是艺术世界二、艺术制度与艺术机构三、艺术制度与社会形态第三章  艺术家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艺术家的身份和地位演变一、分工与职业艺术家的诞生二、作为文人和人文主义者的艺术家三、知识分子与艺术家第二节 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工具与代理人理论二、主体说三、“死亡”说第三节 艺术家的文化身份一、艺术家与文化身份二、艺术家的文化身份描述第四章  艺术创作第一节 艺术史中的几种艺术创作方式一、艺术制造二、艺术创造三、艺术生产四、挪用与拼贴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一、艺术创作的发生二、构思三、传达第三节 艺术创作与艺术思维一、形象思维二、灵感三、无意识第四节 艺术发展与创作方法的演变一、写实与叙事二、表现与抽象三、观念艺术第五章  艺术形态与艺术作品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艺术形态的演变一、图像生活中的艺术二、艺术作品三、文化工业的产品四、无名的文本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二、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三、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第三节 艺术作品群的风格、流派、思潮一、艺术风格二、艺术流派三、艺术思潮第四节 艺术分类一、艺术分类的逻辑二、艺术门类概述三、社会学的艺术分类第六章  艺术传播与接受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二、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三、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第二节 艺术传播与社会接受一、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二、艺术传播的性质和作用第三节 艺术接受的过程一、准备阶段二、初级阶段三、高级阶段第四节 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一、艺术欣赏二、艺术批评第七章  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一、艺术发生学的发生二、几种艺术发生的理论三、艺术发生的几个阶段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一、艺术史的含义二、艺术发展的动力理论三、艺术发展模式的理论第三节 艺术传统与艺术发展一、什么是艺术传统二、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三、全球化与各民族艺术的发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艺术导论》是新闻出版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成果,是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编著的艺术理论类教材。本教材全面深入地讨论了艺术中七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社会,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形态与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的发生与发展。与同类教材相比,《艺术导论》在解释艺术的复杂性、历史性、具体性和准确性上有所突破,更有助于学生全面有效地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别是当今丰富而又多元的艺术实践。《艺术导论》主要适用于公共艺术教育,也町作为艺术类各专业教学用书和艺术爱好者的参考读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