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5385
  • 作      者:
    郭勇健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勇健:1973年10月生于福建省福消市。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已出版著作有:《永恒的偶像——关于雕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作为艺术的舞蹈——舞蹈美学引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创造的奥秘——李维祀雕塑艺术研究》(岳麓书社,2007年),《我看易中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br>
展开
内容介绍
    综观全书,《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除了在艺术原理的哲学建构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扎实根基外,另一个明显的优点是艺术感受的真切。我们看勇健的行文,在理论上的抽象论证过程中,每隔几行就有一段极其具体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生动案例,或是舞蹈,或是雕塑,或是绘画,或是音乐,或是中国古代诗词,或是小说家言,古今中外都有,以为理论的佐证。这些艺术活动的实例并非拾人现成牙慧,而是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体会,因此才能够那么信手拈来,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吻合得那么天衣无缝,把一个高深晦涩的理论问题阐发得淋漓尽致。很早就曾有人提倡,美学文章应该写得“美”,让人读来有一种审美愉快,但通常人们都把这种要求误解成美学文章就是“美文”,即一种单纯抒情性的散文。《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则真正显示了一本美学的著作本身应该具有的美学标准,虽然讲的是深奥的道理,读来却春风扑面,不忍释手,表现了作者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具有深厚的修养和敏锐的领悟。这也是一个优秀的美学家所必备的素质。可以说,一个连基本的行文都缺乏美的要求和感受的人,他的美学理论也注定是枯燥的、干瘪的,是脱离创作和欣赏的实际的。但是,同时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强劲的哲学思辨能力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勇健君兼备这两种才能,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与他的天生的聪慧固然有关,但与他后天的勤奋也是分不开的。我为这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的产生而庆贺,并祝愿他在振兴我国美学研究的园地里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艺术原理回顾<br>    按照亚里士多德为后世学术研究所做的示范,在研究一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批判性地考察一番前人就这一问题的思考成果,借鉴历史的经验,以取得一个坚实的出发点,同时不至于重蹈覆辙。为此,我们必须重新经历一遍前人走过的道路。以往的艺术原理,择其要者有三,即模仿说、表现说和形式说。在美学史上,值得一提的艺术原理当然绝非仅此三种,但这三种学说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学说,同时也是最具生殖力的学说,其他的艺术理论,或者可以视为它们的不同程度的变体,或者是将它们融会贯通之后的产物,或者是以不同的哲学基础对它们加以吸收。如厨川白村的“苦闷象征”说,无非是将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表现说加以拼凑的结果;苏珊。朗格的“情感符号”说,则是以符号论哲学基础对表现说和形式说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理论,似乎可以理解为以实用主义哲学吞并了表现说。<br>    模仿、表现和形式这三种学说,研究的都是最基本的艺术问题,但致思的角度有所不同,处理问题的侧重点各异。模仿论侧重艺术品与现实的关系;表现论侧重艺术品与艺术家的关系;形式论侧重艺术品与观众的关系——尽管它是以否定的方式处理这种关系的。而这三个问题,也是传统艺术原理所关注的最为重大的问题。我们不妨说,模仿论、表现论和形式论三足鼎立,撑起了传统艺术原理的殿堂。<br>    ……
展开
目录
    总序/黄鸣奋<br>    序/邓晓芒<br>    绪论  何谓艺术原理?<br>    第一章  艺术原理回顾<br>    一  模仿论<br>    1.问题与意义<br>    2.物象与意象<br>    3.模仿与再现<br>    二  表现论<br>    1.作者与作品<br>    2.舞蹈与表现<br>    3.情感与形式<br>    三  形式论<br>    1.自治性的理论<br>    2.多样性的统一<br>    3.有意味的形式<br>    第二章  艺术现状描述<br>    一  审美的破产<br>    1.日用品与艺术品<br>    2.四要素与三关系<br>    3.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br>    二  光韵的消逝<br>    1.艺术价值与膜拜价值<br>    2.艺术品与复制品<br>    三  艺术的终结<br>    1.网络与艺术:经典之死<br>    2.行动与作品:作品之死<br>    3.终曲与序曲<br>    第三章  艺术溯源<br>    一  现象学与意向性<br>    1.回到事情本身<br>    2.意向性理论述要<br>    3.意向性理论运用<br>    二  人与世界<br>    1.存在问题<br>    2.“在之中”<br>    3.“应手性”<br>    4.作品世界<br>    三  技术与艺术<br>    1.技术<br>    2.技艺<br>    3.技巧<br>    第四章  艺术性或艺术因素<br>    一  哲学与艺术<br>    1.开端:惊异感与陌生化<br>    2.方式:论证与直观<br>    3.方式:可能性与假定性<br>    4.目的:真理与艺术<br>    二  科学与艺术<br>    1.理性科学与博物科学<br>    <br>    2.技术操作与艺术创造<br>    第五章  艺术创造与艺术家<br>    一  艺术创造过程<br>    1.创造与过程<br>    2.观察与想象<br>    3.同构与脱胎<br>    4.媒介与形象<br>    二  艺术家与艺术品<br>    1.“自我消亡的通道”<br>    2.现象学的作者<br>    第六章  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br>    一  势<br>    1.“势”的意义<br>    2.“势”与生命<br>    二  场<br>    1.视域<br>    2.未定域<br>    三  无<br>    1.意向性客体<br>    2.主体间性<br>    3.具体化<br>    4.艺术作品与艺术接受<br>    结语  艺术重返生活<br>    附录  作家朱光潜<br>    一  两幅面孔<br>    二  体验模式<br>    三  文体风格<br>    四  人生体验<br>    五  狗尾续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