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概念界定及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现状
1.2  明清时期东北亚边疆地区民族情况
2  明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走向及发展变迁
2.1  奴儿干都司境内交通驿道的设立
2.2  丝路交通沿线上的城镇营建与发展
2.3  明代东北流人对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贡献
2.4  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女真人等与汉族群众的密切关系
3  清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走向及发展变迁
3.1  清代东北亚丝绸之路
3.2  曹廷杰考察东北亚丝绸之路
3.3  丝绸之路的社会功能
4  明清政府在东北边疆地区实行的各项制度
4.1  明清政府对东北地区实行的管理制度
4.2  边民姓长制度
4.3  联姻结亲制度
4.4  贡貂赏乌林制度
5  明清两代丝绸之路沿途的贸易盛况
5.1  少数民族与官府的贡赏关系和贡赏贸易
5.2  少数民族与汉蒙满等族商人之间的贸易
5.3  少数民族间的贸易
6  丝绸之路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6.1  后金时期的贸易活动
6.2  明清政府与朝鲜的边境贸易
6.3  清政府与日本的山丹贸易
6.4  清政府与俄国的边境贸易
7  东北亚丝绸之路与虾夷锦文化
7.1  明代服饰远输北海道
7.2  清代服饰远传东土
7.3  日本“虾夷锦”来源于中国的史实
7.4  “虾夷锦”与“虾夷锦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