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十三年之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03308
  • 作      者:
    (日)宫崎滔天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1.这是日本传奇浪人宫崎滔天前半生的自传,一本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名著。论清末的革命宣传,章士钊所著《孙逸仙》一书的流传及其收效之宏,足以与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比驾。而《孙逸仙》正脱胎于宫崎滔天的原著《三十三年之梦》,成为清末“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为孙中山建立起一个有理想的民族革命家的形象,团结青年知识分子趋向他所领导的革命,改变了革命和保皇角逐的形势,可以说本书是中国革命运动进展中的一份传播革命思想的文献,发挥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本书的中文节译本是清末最畅销的革命宣传书册之一,曾风行于中国内外,影响和教育了这一代的革命知识分子。举例而言,黄兴就是因读此书而得知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奠下了日后与孙中山合作共图革命大业的心理基础。宫崎滔天本人因自身的忠诚无私,在中国革命家和政治领袖中博得普遍的信任和敬重。1917年当滔天到湖南长沙参加黄兴的丧礼时,当时还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的毛泽东曾致函滔天,对他称许说:“先生之于黄公,生以精神助之,死以涕泪吊之……高谊贯于日月,精诚动乎鬼神,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2.本书是有关日本明治时代社会和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第一手史料。宫崎以?本所谓的“大陆浪人”身份,参与清末的中国政治运动,书中对于他个人及其侪辈的思想、生活和行事,他们的上层头领和日本政府的用心、策略,以及他所曾接触的中国人士和所曾参与的在中国的行动,都有翔实生动的描述。书中所述涉及犬养毅、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近代重要人物,对于研究日本明治时代社会、近代中日关系、中国民主革命等,均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史料。
    3.明治时代传记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这是滔天早年生涯的实录,而他又毫不隐讳地把自己性格上和行为上的弱点和自己生活周围的大小事情如实地描述出来。因此,这就更能帮助读者认识明治时代青年的精神和心态,以及明治时代若干社会问题,如封建主义教养的崩溃,农村的破产和武士阶层的没落等的实象。吉野作造形容本书文字简洁、描写生动,又指出:“本书最大的历史价值,乃在于它没有虚饰的实实在在的记录。”在桑原武夫主编的《日本の名著》(中央公论社,1974年)和宫川寅雄、家永三郎、远山茂树等合撰的《日本近代の名著》(每日新闻社,1966年)等书中,均已把本书收入名著之列。足见本书确是中日两国所应共同珍惜的文献。
    4.时过境迁,淑世情怀依旧动人。宫崎滔天少怀大志,早有淑世之思,对十九世纪后半叶弱肉强食的世界,极其憎厌,而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世界的野蛮行径,尤表痛恨。目睹当日亚洲国家的衰弱不振、黄种民族的沦亡无日,他曾希望日本能负起挽救之任。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急激的西化政策,使他很失望。于是,他便把复兴亚洲的希望寄托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之上。孙中山和宫崎滔天结下的革命友谊,除了彼此之间人格作风的互相感召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二人政治理想中有很大部分是相近的。他们都认为亚洲民族要进行独立和民主的革命,《三十三年之梦》为孙中山和宫崎滔天的亚洲主义的理想及其实践的模式,留下了当时最宝贵的记录。
    
    “我以为世运的变迁,可于一朝之间,倒退百年之前;亦可于一夕之间,迈越百世之后。”这是日本传奇浪人宫崎滔天在《三十三年之梦》中的夫子自道,他以支持中国的辛亥革命为实现理想的第一步,与孙中山、黄兴等结为生死之交,倾尽全力投身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百年一梦如落花,但是这些仁人志士的理想和奋斗的启示是不会随历史而烟消云散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宫崎滔天(1871—1922) ,本名寅藏(又名虎藏),号滔天,以号名世。出生于日本熊本县玉名郡荒尾村。为明治大正年间的日本浪人和大亚洲主义者。他早年曾受到三股时代思潮的影响:一为日本明治以来兴起的自由民权主义,二为基督教博爱主义,三为欧美的社会主义。一生以解放亚洲民族、消除种族压迫、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大同世界为己任。自1897年起,与孙中山结为生死之交,倾力支持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至死不渝。为中日两国民间友好的典范。著有《三十三年之梦》《清国革命军谈》《支那革命物语》、《幽囚录》等多种回忆录和史传,对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及近代中国政治运动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译者简介:
    林启彦,广东番禺人,1947年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一级荣誉学士、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曾留学日本广岛大学东洋史学系,专攻中日关系史及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自1981年起,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至2010年退休。转为兼任教授。著有《步向民主》《教研论学集》《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研究》等专书十余种,学术论文数十篇。译作有《三十三年之梦》《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实藤惠秀原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三十三年之梦》是宫崎滔天于惠州起义失败后,在一种经济极度拮据、心境极度愤怨的情况下写成的前半生经历的回忆录。全书分为二十八节。前半部叙述了滔天自己的家世,早年受教育的经过,他的大陆思想的产生与形成,以及早年在南洋、泰国等地的移民活动。后半部详细记录了他与中国革命活动的关系和经历,主要包括他如何结识孙中山和投身中国的革命运动,到华南去营救康、梁,运武器支持菲律宾的革命志士,促成华南、华中等地会党与孙中山的合作,以及参与策划惠州起义等事件,而以惠州起义失败后,他投身于浪花节界为生一事终结全书。对研究近代中日关系、日本明治时代社会问题,本书都富有价值。本书现收入“辛亥记忆”丛书。
展开
目录
新修订版序林启彦
三联版原序一王德昭
三联版原序二林启彦
孙中山序
宫崎滔天自序
半生梦觉思落花
故乡的山河
我的家庭
中学和大江义塾
自暴自弃者的回头
成为耶稣教徒
思想的变迁和初恋
建立了根本方针
进入梦想中的乡国
无为的四年
远征暹罗
归国中的三个月
第二次远征暹罗
?呼!二哥死矣
揭开新生的一面
再入梦想中的乡国
兴中会领袖孙逸仙
外行外交家
康有为到日本
南洋的风云和我党的活动
形势急转
大举南征
新加坡入狱
在“佐渡号”船中
运筹擘划悉皆失败
与孙逸仙书
惠州事件
唱吧!落花之歌
附录一:先父滔天的一些事迹宫崎龙介著林启彦译
附录二:宫崎寅藏(滔天)与中国革命活动编年纪要
林启彦编
人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