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趋势与策略:地方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30771
  • 作      者:
    林华东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华东,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现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修辞学会和辞书学会副会长,泉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字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方言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有: 
    《泉州方言文化》(1998)、《渗透与交融:语言研究的新视野》(1999)、《普通话口语教程》(2002)、《普通话水平测试指要》(2002)、《泉州歌谣》(2006)、《过程与评价——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2004)、《泉州学研究》(第二辑;2006)等。 
    在《中国语文》、《方言》、《东南学术》、《中国语研究》(日本东京)、《古汉语研究》、《中国语文通讯》(香港中文大学)、《汉语学习》、《修辞学习》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囊表学术论文60多篇。 
    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所主持“教师口语”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分别是省级精品课程及省级精品课程立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趋势与策略:地方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集中反映了作者自新世纪以来对地方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围绕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六个方面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是应对大众化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办学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地方院校需要重新探索办学定位,把“能力型、应用性”人才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应对素质化趋势。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规格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院校要重新构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三是应对前沿化趋势。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地方院校必须从学科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确保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跟上时代步伐。四是应对个性化趋势。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地方院校应该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推进本科生的个性化教育,用创新学分引导本科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五是应对社会化趋势。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地方院校尤应强化实践育人意识,构建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攀岩计划”,拓展和深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六是应对信息化趋势。我们跨入新世纪也就跨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地方院校应该着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改革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建构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为本科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趋势与策略:地方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最大特点是理论研究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地方院校实际,对于其他地方性院校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背景
二、新时期高等教育办学观念的转变
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
四、地方性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
五、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节 影响地方性高校办学定位的关键:大众化、挑战性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与现实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样性
三、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我们的启示
四、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站位与挑战

第二节 人才培养面I临的新问题:市场化、竞争性
一、市场化、竞争性对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一把双刃剑
二、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质量建设

第三节 地方性高校应对人才培养的新对策:能力型、应用性
一、能力型、应用性人才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
三、能力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
一、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三、建构符合办学定位的课程体系

第二节 个案分析:泉州师院第一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重组课程体系,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重组后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关系
三、重组后的2004级本科培养方案

第三节 个案分析:泉州师院第二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培养方案调整改革的思路
二、制订2006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
三、新培养方案的样式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
第一节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泉州师院第一轮学科建设的回顾
二、抓学术团队立项,促新一轮学科建设
三、学术团队管理的思路

第二节 课程建设与精品课程
一、课程建设的理念
二、合格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建设
三、课程建设质量评估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与授课评价
一、课堂教学的意义
二、开展积极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四节 抓教研促教学质量提升
一、教研工作对于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性
二、抓教研促教学的基本思路
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的常规化管理

第四章 导师制与创新教育
第一节 个性化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中西方高等教育特点的比较
二、个性化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第二节 导师制:课堂教育模式的延伸
一、设立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建构思路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要求
四、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内容——学年论文的指导

第三节 创新教育与创新学分
一、创新教育的共识“
二、创新学分的设置与申报
三、创新学分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第四节 建立开放的实验室
一、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意义
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原则
三、开放实验的项目类型
四、开放实验的管理

第五章 “攀岩计划”与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化:高校实践教学内涵的深化
一、新时期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
二、拓展和深化实践教学的内涵

第二节 实践能力:地方性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地方性高校尤应强化实践育人意识
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第三节 “攀岩计划”: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观的重建
一、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攀岩计划”
二、重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观

第四节 科学运作: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的新要求
二、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建立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新机制
四、建立灵活多样的实践场所

第六章 平台建设与实践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实验室的建设
一、实验室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
二、新办院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通病
三、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第二节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三、泉州师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第三节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一、建设数字校园的可行性
二、数字校园建设目标和体系
三、数字校园建设进程中的几个原则

第四节 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新模式的构建背景
二、新模式的突出特征
三、新模式的效果评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