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简评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一方面有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它的产生也是哲学逻辑发展的产物(孙绵涛,2003,p.18.23)。就前者而言,我们知道,19世纪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从传统的手工业遗留下来的经验式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无法满足这种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科学主义的管理思想就是为适应大工业生产对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需要——这一需要是通过大工业生产对效率的追求而体现出来的——这一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教育管理领域,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还是凭着经验对教育进行管理,大学中所讲授的教育管理学主要还是如何当教育行政官员和如何当校长的经验汇编。当科学主义的管理理论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以后,不仅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的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视,而且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管理和教育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看到科学主义教育管理思想的产生是人类管理和教育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管理思想和教育管理思想的进步。就后者而言,我们也知道,在19世纪末以前,在哲学的王国里形而上的理性哲学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孔德提出的实证主义哲学打破了这种形而上理性哲学的传统,形而下的理性哲学,即实证主义哲学开始抬头。科学主义的管理理论就是在实证主义哲学开始受到重视,形而上的理性哲学开始走下坡路的这种哲学发展的背景中产生的。当然,这里面还有着培根对传统科学研究方法的批判与改造,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工具”——实验法,大大促进了科学的发现和发展,从而给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为追求科学的管理准备了社会心理条件。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对管理的见解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它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它重视人的理性和组织的结构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通过培训的方法来使管理人员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是值得借鉴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对事物“确定性”进行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使人们面对未知的世界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不是被动地甘受“外在世界”的摆布或者只能企求神灵赋予自己好运气。
当然,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首先,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经过声势浩大的“新运动”几乎让整个社会相信指导组织管理的客观科学已经确实被发明了。教育管理是客观科学的信念日益高涨,随着这个信念的广泛接受,国家制定的培训项目开始将组织科学的理论放心地传授给教育管理者,并向他们承诺这种理论可以指导组织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实现他们的目标。这种科学管理的信念是与系统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系统观念中,科学地研究组织就意味着研究自然现实的一个方面,“人与其道德、责任一起消失了,自然的力量接管了人类事务。”(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1993,p.146)这种不断增长的科学信念引发了两个严重问题(张新平,2000,p.15-21):第一个是作为主体的具有责任和道德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组织。组织被当作了一种脱离个体而存在的真实力量而接管了人类事务,它比个体更重要:“更糟的是,组织不仅被实体化,而且被神化。(组织的)行动者不用亲自或在精神上为自己在集体的权威人士或者创造者支配之下的行为负责……而且表面上慈善的组织可能变成作恶的潜在的集体力量。”(Tha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1993,p.146)第二个是管理科学使得人们将注意力投放在组织问题的研究之上,而管理者的现象学现实——即运用权力的那些人的现实与受权力控制的那些人的感受——却被忽视了。
其次,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倡导的是管理研究的去价值(devahration)。教育管理理论运动与这样一种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价值无涉(value.free)的管理科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就在眼前。这种“去价值”的结果必然导致人也和一般的自然事物没什么区别,一样可以通过纯粹的逻辑和数学语言进行描述。那么相对同样作为“外在实在”(out there)的组织而言,这种“外在实在”的人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相反两者比较起来,组织似乎还是更大的“外在实在”。于是,组织成为管理研究关注的中心也就理所当然了。随着价值的消除,组织行为也被还原为纯粹的技术术语。决策的实质(substanee)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作决策的方式。如贝茨(Richard Bates)所指出的,这种研究带来了管理问题与教育问题的分离。教育管理领域里大量标着“教育管理”字样的著作只是告诉读者如何去领导、激励、交流、形成士气和维持组织的平衡等,而对于学校结构和课程的改革,宗教和语言问题上的争论、私立和公立学校优点、班级和文化偏见、校规等所有具体的让人困扰的教育问题,却只字未提。同时,这种科学研究的“价值无涉”必然与教育这一“使人向善”的、带有明显价值倾向的活动无法共处,那么要为科学的教育管理保留一份空间,唯一的方法是使教育问题与管理问题分离,使管理活动成为一个只关心方法不关心目的的技术活。于是,教育管理者就被定位为能够熟练地应用一种社会物理学——组织和管理的、非人的客观科学——的技术员,管理是一项技术活,做好这项技术活,似乎就可以完美地实现所有的组织目标。尽管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标榜客观、中立,但它通常还是站在“维持现状”这一边,即先接受现状然后询问形成现状的原因,而不怀疑事物是否应该是这样。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常规的社会或现状必然就是错误的,而在于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科学在尚未揭示其这样做所存在的信仰缺陷之前,不能也不应该就去维护社会现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