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
日常判断:离不开假设一以对他人的认识为例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日常生活”这个词。我认为,日常生活是我们的学术研究的根基。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包括我们研究生在做论文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比方说概念的生成与界定、命题的凝练与选择、理论的建构与结构等等,都必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联,都必须经常地,而且首先回返到日常生活。再宏大的理论,再抽象的观点,再深刻的思想,只要它是相对正确相对合理的,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最终的依据。如果找不到,它的正确性、合理性就难免要受到怀疑。因此,我在参加一些学术活动时,包括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学术沙龙及论文答辩时,常常会在别人提出某种观点时请他举例说明。而恰恰就是在“举例说明”这一点上,不少人常常卡壳。我觉得,一旦不能举例说明时,就不必再讲下去了,因为你已经脱离了根基,悬在了半空中。
只要回到日常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判断:选课程你要判断是不是能学到真货,是否能让你得到提高;做生意你要判断是否能赚到很多钱;出门时天色阴沉,你要判断是否会下雨,要不要带伞;过马路时你要判断是否有危险。也许有人会说他过马路时没有判断,“嗖”地一下就过去了。不对!你也有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没有危险”。离开了判断,我们可能一件事情也做不了。就人际交往而言,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凡是指向他人的言行,都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认识与判断的基础上的。
比如,我与“张三”这个人交往时通常不去防备他,他问我的问题,我都会如实地回答,甚至会对他讲一些不对其他人讲的心里话和一些故事。我会主动地约他一起去进行娱乐活动,或者请他到家里来做客。大家知道,“家”在现在的社会中是一种私密性很强的空间,我们一般不会请外人到家里来。但是,我会请张三来。我甚至会把我家大门的钥匙配一把给他,以便他在和他家人闹矛盾的时候随时可以到我家来。如果我上班不在家,他自己开门进去就是了。
我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张三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经过对张三的观察,我断定他很诚实,待人很诚恳,为人厚道,值得信赖,很投缘。而且我感到他也觉得我很投缘,对我推心置腹。反过来,假如我断定张三不值得信任,为人不厚道,和我不怎么投缘,那么,上面所有的这些事情就统统都不会发生,就统统都是无稽之谈。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他人采取的行动都是在我们对他人的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