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左传》的解释经义,言辞见于经文而事情的详细情况却在传里,或者是传里没有的而经文里有,又或是经文没有的而传里有。它的言辞简略而切要,它的记事详细而广博,确实是圣人的羽翼辅佐,释经著作中的首位。
到孔子逝世后,再没有传经的著作了,当时的历史典籍,只有《战国策》和《太史公书》罢了。到了晋朝著作郎鲁国乐资,又收集有关这二史的资料加以补充,编纂成《春秋后传》。他的书从周贞王开始连接《左传》鲁哀公以后,到王赧入秦,又以秦文王连接周代,终止于秦二世的灭亡,合成三十卷。在汉朝史书中,以司马迁、班固为主,纪和传、表和志内容不免互相重复,文辞繁多,很难作周详的观览。到孝献帝,才命荀悦撮合班、马二书为编年体,依照《左传》著成《汉纪》三十篇。从此以后每代国史,都有这种著作,起自后汉,至于高齐。如像张瑶、孙盛、干宝、徐广、裴子野、吴均、何之元、王劭等,他们所著的史书,或称它为春秋,或叫作纪,或称为略,或称为典,或叫作志。虽然名称各不相同,大致都是依照《左传》作为标准的。
《国语》家,它最先也出于左丘明,他作了《春秋内传》(《左传》)之后,又考核那些用剩下来的史料,编纂其他的说法,分为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另编为《春秋外传国语》,合为二十一篇。它的文辞和《左传》相比,有的重复而稍微不同。然而自古名儒贾逵、王肃、虞翻、韦曜这些人,都一再加以注释,研究它的章句,这也是《六经》的源流,仅次于《三传》的地位。
到了战国纵横之术兴起,各国尽力征战,争相称雄,秦国不断兼并天下,因之而有《战国策》著作的出现。其书三十三篇,有东西二周、秦、齐、燕、楚、三晋、宋、卫、中山共十二国,分为三十三卷。之所以称为“策”,大概是因为只记录其事而不按时序编排,所以就用记事的简策作为它的名称。或者说,汉代刘向以为战国游士辅佐所用之国,为它们出谋划策,因而称它为《战国策》。
自从曹魏建都许昌、洛阳,三国鼎立对峙;东晋安居江、淮一带,天下分裂。那些君主虽然称号同帝王一样,然而国土的范围实际上却与诸侯一样。所在国的史官,记录它的国事,作纪传的就摹仿班固、司马迁,创编年体的就仿效苟悦、袁宏。于是《史记》、《汉书》的纪传体大行于世,而仿效《国语》国别体的风气就衰落了。
《史记》家,它最早出于司马迁。自战国以来《五经》不能通行,百家竞争,事迹错乱,前后抵触。到司马迁的时候于是收集历代国史,百家之言,采访平民俗语,上起黄帝,下止汉武,用纪传总领君臣,用书表编排年月爵位,合为一百三十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