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向前看·在路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73647
  • 作      者:
    (美)富兰克林·D. 罗斯福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曾连任四届总统,任期长达12年,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内忧外患的国际局势下,罗斯福临危受命,他坚定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使美国顺利度过经济危机。《向前看·在路上:罗斯福新政从纲领到实现》围绕罗斯福新政的理论纲领以及大萧条时期罗斯福的心路历程与危机处理方略,详尽阐述了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主要举措及实际成效。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纽约时报》评选的经典畅销书《向前看·在路上:罗斯福新政从纲领到实现》传达了富兰克林·D.罗斯福对导致大萧条的各个事件的中肯评价,并折射出了我们今天所处的形势、富兰克林·D罗斯福用语言直率、态度坚定、文体清新的散文抗击着美国银行体系和美国政府遭受的失败,并为其新政的主要改革措施提供了论据和希望。
    《向前看·在路上:罗斯福新政从纲领到实现》选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发表的文章和演说,对“再论价值观问题”、“经济规划的必要性”、“政府重组”、“开支与税收”、“电力问题”、“银行与投机”以及“国家与国际团结”等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高瞻远瞩的观点。、在这些文字中,罗斯福主张美国社会和全世界都需要再次进行评估与改革。
    《向前看·在路上:罗斯福新政从纲领到实现》是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指向标,给当今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颇多智慧处理危机的启迪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评
    该书阐述了富兰克林·D.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观点,是乱世之秋的必读书。该书为我们展现了当代总统施展领导艺术的行动纲领。
    ——奥巴马竞选团队高级顾问、畅销书《林肯与劲敌幕僚》(Team of Rivals)作者克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
    
    在罗斯福先生可能重建的思想中所蕴含的希望与决心是根深蒂固的。它们是渗透于本书的自强不息精神的组成部分。
    ——《纽约时报》
    
    应当对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早年时期(担任总统时期)进行重新研究,这不是对过去的留恋,而是一次去理解富兰克林·D.罗斯福如何因其卓越的领导艺术赢得至今仍经久不衰的声誉的机会。
    ——戴维·格林伯格
展开
精彩书摘
    很多国家政府的创立者们不可避免地成为残酷无情之人。他们采取的手段常常很残忍,尽管他们不断地努力争取实现社会需。要和紧缺的事物——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能够维护和平,根绝内战,使那些桀骜不驯的贵族人士老实就范,并使大多数人可以安定地生活。
    那些残酷无情之人在建设先进国家方面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就像他们在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威得以确立时发挥的作用一样。社会也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认可。但是,当欧洲各国完全实现了发展之时,曾经发挥作用的雄心壮志与残酷无情就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存在着一种日益浓厚的感觉——政府的运作是以所有人的利益为代价而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人们在寻求一种平衡——一种限制性力量。逐渐地,出现了城镇议会、行会、全国性议会,通过宪法、公众的参与与控制来对独裁权力予以限制。对统治者的权力进行限制的另一个因素是道德观念的兴起——统治者有责任为其臣民谋福利。美洲殖民地就是在这种斗争过程中诞生的。美国革命是其转折点。美国革命之后,这种斗争仍在继续,并转化为为国家的公共生活而斗争。
    有些人由于在美国独立战争年代目睹了这种混乱局面,他们接受了这样的思想——人民政府肯定是危险而不可行的。总体来说,这些思想家是诚实的,他们的实践已经证明存在某种恐惧是正常的。
    汉密尔顿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当中最杰出、最诚实、最坚定的拥护者。他对渐进性方法完全失去了耐心。大体而言,他认为:共和国的安全有赖于其政府的专制力量,个人的命运要服从于政府的命运,由一小部分出类拔萃的、有公益心的公民所主导的强大的中央机构能对所有政府实施最佳统治。
    但是,在1776年夏天,杰斐逊在起草完《独立宣言》之后,就把精力转移到同样的问题中来,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没有使自己受到外在形式的蒙蔽。对他来说,政府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政府或者是一个避难所,或者是一种危险、一种威胁,这有赖于不同的环境。我们发现,杰斐逊确实认真地分析过他要为之组建一个政府的社会。
    “我们没有穷人——我国人口中的广大群众是勤劳的,没有劳动——不论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就不会有我们的财富,哪怕是少许的、微不足道的财富。劳动阶级中的大多数人拥有财产,可以应允他们拥有自己的田地,拥有自己的家庭,他们的劳动需要使得他们有能力从富人那里分得一杯羹,而合理的劳动价格也使得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可以靠劳动养家糊口。”
    他认为,这些人具有两套权利——“个人权利”以及获取并拥有财产的权利。他的“个人权利”指的是自由思考的自由、形成和表达想法的自由以及个人生活的自由,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权利。 为了保障第一套权利,政府必须理顺其职能,以便不去干涉个人之事务。但杰斐逊也意识到,财产权利之行使必然对个人权利形成干涉,而没有政府的协助,财产权利则无以维系,政府的介入必然是对个人主义的保护,而非破坏。
    我们对接下来发生的伟大的政治斗争耳熟能详。汉密尔顿和他的盟友们要建立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政府,但他们的尝试在1800年总统大选中被杰斐逊的政党彻底挫败了。那次政治斗争之后出现了两大政党,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共和党和民主党。
    这样一来,在美国政治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个人与政治体制相抗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主义成为美国生活中伟大的标志。经济环境处于最佳时期,使得那个时代长盛不衰、波澜壮阔。在西部边疆地区,人们可以完全自由地获得土地。任何一个想要承担起维持生计的责任的人都完全有机会做到这一点。大萧条能够也确实发生过,但这一次次萧条不能改变下面的基本事实:大部分人部分地依靠出卖其劳动力为生,部分地依靠土地维持生计。因此,饥饿和无家可归的情形实际上是难以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人们经常有可能爬进一辆带篷子的四轮马车向西部进发,在那里,未开垦的大草原成为这些人的天堂。在东部,他们找不到这样的地方。
    我们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不但可以给我们自己的人民,而且还可以为全世界所有穷困潦倒的人们提供这种救济。我们能够张开双臂欢迎欧洲移民的到来。
    每当出现大萧条时,在西部就会有一块新的土地向人们开放。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传统。因此,哪怕我们暂时遇到不幸,也是为实现我们的天定命运而服务的。
    ……
展开
目录
上篇 向前看——罗斯福新政的纲领
Looking Forward
开篇 罗斯福时代
前言
第一章 再论价值观问题
第二章 经济规划的必要性
第三章 纽约州土地使用规划
第四章 政府的重组
第五章 开支与税收
第六章 我们的确进步了吗
第七章 农业的问题在哪儿
第八章 电力问题
第九章 铁路问题
第十章 关税问题
第十一章 司法改革
第十二章 犯罪和罪犯
第十三章 银行业和投机
第十四章 控股公司
第十五章 国家与国际团结
附录: 罗斯福的部分重要演讲

下篇 在路上——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心路历程及危机处理方略
On Our way
开篇 走出大危机
第一章 上任伊始
第二章 紧急状态下的新政
第三章 保护投资者
第四章 城市建设和规划
第五章 银行的职能
第六章 交通运输问题
第七章 全国复兴法
第八章 积极救济法
第九章 我们的外交政策
第十章 经济复苏与重建的进程
第十一章 第七十三届国情咨文
第十二章 论公共事业
第十三章 政府就是公众的信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