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和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就拿新中国的前30年来说,要分析的事物的矛盾就很多。诸如:社会矛盾的新变化,阶级关系的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适应与不适应,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比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矛盾的典范,又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彼时的问题,要按照此时的情况去评议、去要求,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旧中国接收下来的是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人民必须节衣缩食,艰苦奋斗。生活要改善,但要逐步来,要多省出钱来搞建设。这样就会出现在正常情况看来,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偏多、用于消费的偏少的情况。这在当时,只能如此。这里,我想到台湾中文大学外文系颜元叔教授1991年在《海峡评论》发表的题为《向建设中国的亿万同胞致敬》的文章。文章写道:“大陆上的人说,他们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痛心的话,悲痛的话,却也令人肃然起敬的话。试问:不是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一辈子怎能得两辈子甚至三辈子的成就?”文章说:中国大陆人民,“衣衫褴褛地制造出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他们蹲着茅坑却射出长征火箭,他们以捏泥巴的双手举破世界纪录,他们磨破屁股包办九面亚运划船金牌,他们重建唐山而被联合国颁奖为世界模范市”,文章提出:“要爱中国,不再是口号,不再只是情结,而是要像大陆40年,苦心孤诣胼手胝足,不仅流汗甚至流血地干,干,干!把大庆油田打出来,把北大荒垦出来,把葛洲坝拦江筑起来……难以屈指的各种建设,无数的建设,把中国建起来--这才是爱中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