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位于欧亚战略中轴线的东部,是世界主要大国美、中、日、俄势力并存与矛盾交汇的地区,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上,东北亚局势的任何变动往往都影响整个亚太地区,触及大国敏感的利益神经,从而牵动整个世界。正因如此,在欧洲、东南亚以OSCE和ARF为推动的地区一体化机制日趋成熟且渐收成效的今天,东北亚地区仍然无法完全走出冷战阴影,而呈现出合作与冲突并存、缓和与对抗同在的特点。为此,研究区域内国家间关系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的动态、预测其战略的走势、重构地区秩序、建立有利于持久发展的新机制,不但对域内各国是必要的,而且对全球性的新秩序的探索也富有深远的影响。
“东北亚共同体”的构建,是东北亚区域民族国家之间因资源的竞争和博弈的结果,是追求一种区域内结构性均衡的体系,如果不考虑该区域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事实与族际、区域性的差异,有时会对国家造成一种危机或面临解构的威胁。所以,尝试将传统的民族学研究对象纳入政治学的视野,探讨民族这一客观现象在国家政治系统中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通过何种政治途径消弭族际间的利益冲突、观念分歧,进而达成国家共同体的持久聚合。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而言,东北亚“文化经济共同体”的各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人类种群的密切关系以及民族互动、文化彼此接触与有效交流的历史,自然拉近了区域内各国间的文化、经济以及人员的频繁交流。所以,用“文化”这一较为温和型的概念作为构建东北亚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是颇有说服力的,也符合东北亚共同体各参与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