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背后的隐忧——798艺术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br> 一 从798厂到798艺术区<br> (一)独特的建筑、便捷的地理位置、低廉的租金,使798厂成为艺术家聚集地<br> 798艺术区因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一98厂而得名。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798厂是l957年兴建的“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一个分厂。718联合厂是建国初期由前苏联援建我国的600个大项目之一,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元件厂。1964年,718联合厂分家,由联合厂一家分为6个厂(706、707、718、751、797、798、799),这是798厂的由来。798厂的厂房是由原民主德国工程师负责设计的,属于当时欧洲流行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厂区追求空间布局的合理对称,厂房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宽敞高大,透光效果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718联合厂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经营上陷入困境,员工由鼎盛时期的2万人,剩下不足4000人,大片厂房闲置。2000年l2月,除了751厂以外,798等5个分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联合组成七星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br> 798厂地处北京北四环外。20世纪90年代这里属于城乡接合部,位置较为偏远,房租低廉。798厂北临首都机场,交通便利,有大片闲置厂房,为艺术家集聚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和场所。<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