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文化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5624
  • 作      者:
    陶国相[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陶国相,男,哈尼族,l965年生,云南景东县人,哲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思想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云南民族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文艺创作中心主任。曾任求是杂志社总编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国家民委秘书处副处长,云南省镇沅县县长、思茅地区地委委员、思茅市委书记、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等职。曾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学术研究》、《新华史摘》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著有《三个代表与创新》等著作,主持大型理沦和文献电视专题片《东方之光》。曾参与中央有关部委和省若干重要课题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文化建设》通过归纳、对比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文化建设实践,对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文化建设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论断,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广大宣传文化战线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文化建设,确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给当代中国文化哲学注入了新的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开启了文化哲学的新境界
    什么叫文化哲学?简言之,就是关于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称。文化哲学是有关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说,在文化学体系中处于最根本、最核心的地位。如果就文化学这个系统来看,有文化人类学,主要是探讨文化形态的发生、发展及其表现样式;有文化社会学,主要是考察文化对于社会的关系及其社会功能;有文化经济学,主要研究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形态及其实现方式;有文化政治学,主要研究在人类政治活动特别是国家、政党以及各种政治组织的运作过程中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文化哲学则是对上述这些文化学具体分支学科的概括和总结,研究和探讨的是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方式发生发展的本原及其规律性变化。
    如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文化哲学也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总要通过一定的上层建筑表现出来。但是,在当今时代,对于如何看待文化这一重要社会现象,即文化是怎么来的,其本质是什么,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等重大问题,尽管仍然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不能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已经从根本上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即"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物质的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回答,不是像机械唯物论说的那样,只看到物质的决定性而忽视文化自身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其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反映论是能动的文化反映论,既承认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本质上是一定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反映,而不是先验的、自生的;同时也充分肯定文化形态的东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独特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反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社会历史发展会产生决定性作用。按照这种观点,要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必须正确看待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做文化建设的促进派和拥护者,既要防止就文化谈文化,一味拔高文化的作用,从而陷入"文化决定论"的泥沼.又要防止埋头经济或其他工作,忽视文化建议,以致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努力遵循文化自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既要防止那种一哄而上的政治运动方式,看似相当重视,实则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又要防止那种盲目地按市场规则办事的方式,看似非常务实,实则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给当代中国文化哲学注人了新的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开启了文化哲学的新境界
第二节 以人为本: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遵循
第三节 科学方法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根本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节 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节 坚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四节 积极探索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
第一节 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觉醒
第二节 和谐文化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节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第四节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第四章 基本要求:弘扬中华文化
第一节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第二节 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节 挖掘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五章 必由之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第一节 文化创新的根本任务
第二节 文化创新的原则要求
第三节 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主要途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第一节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三节 完善扶持政策 营造发展环境

第七章 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第一节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社会基础和客观现实需要
第三节 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八章 现实要求: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举措

第九章 必然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什么是软实力
第二节 和平发展的中国需要相应的文化软实力
第三节 进一步加大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力度

第十章 民族复兴中的文化使命
第一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第二节 尊重并发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附录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2008年4月28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