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越西方:文明的变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234011
  • 作      者:
    乔建新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乔建新,1970年毕业于理工科院校,后在海军服役,1979年转业到原电子工业部机关从事科技管理工作,1987年自愿下海从商,1999年转入高技术领域的信息咨询行业担任高级咨询顾问。<br>由于作者早年对哲学、数学、信息技术、经济等多个领域有兴趣。自1985年以来,曾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社会科学辑刊》、《中国计算机报》、《国际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北京科技日报》和《机械与电子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年来,作者一直在潜心探讨有关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从中领悟出一些强国富民的道理,《超越西方》为这一努力的结果。
展开
内容介绍
    《超越西方文明的变革》涉及文明以及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按一些学者的观点,文明是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是放大了的文化;而文化,尤其是观念文化,是所有文明定义的共同主题,是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文化既是人类文明的最终目标,也是人类文明的最初起点。<br>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与静止地存在,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分析才能有结论,这无论对于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一样。那种封闭地、狭义地、内涵式地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在“用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在文化视角和思维方式上,其自身所带有的片面和不足不可能被摆脱,其结论也不可能全面和客观,因而进行文化比较是必然的选择。
展开
精彩书摘
    国的政治哲学是一种带有经验主义性质的哲学,所以在毛泽东那里,马克思主义不是《圣经》,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需要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br>    中国的政治文化运动,在从古代到现代和当代之间,当然还存在一个过渡,这就是发生在近代1898年“百日维新”运动中的戊戌变法、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在1919年由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中,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在戊戌变法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新文化的思想主张体现在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中,孙中山的政治理论是他所写的《建国方略》。<br>    至于现代和当代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文化,中国至今已经历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时期。马克思和列宁所处的时代有其自身的特点,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已成为另一种政治传统,其现实意义是,强调实事求是精髓。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由此看出,马克思主义同样是西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是一对孪生兄弟,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完全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但是,马克思主义自其产生之后就遭到了西方主流社会的激烈反对,原因很简单,马克思主义是穷人的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西方主流社会是由富人主导的社会。<br>    简单地说,历史上许多学者都赞成这样的看法,认为面对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批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了经济危机和制度危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以国家干预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来管理国家经济的思想成功地拯救了资本主义。另外,随着东欧巨变和前苏联的解体,又有更多怀疑和否定指向了马克思主义。其实,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术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完全具备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有关剩余价值的重大发现,至今也没有人能反对;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一种信仰和理想,能否实现,如何实现,历史的发展将能做出判断。很简单,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从长远的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实就是“实事求是”、“批判”、“变革”与“发展”。<br>    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个人崇拜、“文化大革命”和极“左”的政治路线以后,邓小平拨乱反正,他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从毛泽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三个代表”(代表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将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富强国家作为中国的最高政治战略。中国并不想称霸世界,中国并不需要输出革命。中国希望做的和正在做的事是:对内,从实事求是出发,探索自己的模式,坚持走自己的路;对外,与其说是从“和平共处”出发,不如说是从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出发,寻求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避免对抗,和平崛起。<br>    抱定“永久的利益”、“弱肉强食”和“强权”的理念,在西方的某些人看来,“以和为贵”很可能只是中国人用于做表面文章的橄榄树,或者是一种理想,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愿相信有谁真能放弃眼前的利益,并做到“和而不同”,西方的扩张史难道没有证明这一点吗?然而事实上,对于中国人而言,“以和为贵”绝不是谎言,也并非只是一种理想,而更是一种经验,一种延续了2500年的经验。<br>    涉及军事战略,中国现代与当代的军事理论仍然主要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毛泽东指出:战争的本质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存在,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主要由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组成: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同其他的斗争形式相配合;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从本质上、长期上、战略上看,必须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依据战略形势运用战争形式,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紧密结合;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及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为核心的十大军事原则。<br>    毛泽东还指出: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其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因此毛泽东强调,发展军事科学,不能走国外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必须打破常规,采取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br>    首先,在国际政治的理论方面,近代以后,中国逐步从封建主义国家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所以它既不可能是一个国际化的国家,也不可能对外扩张,当然也包括不可能有自己的国际政治理论。有学者将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来源归纳为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和外交理论,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国的传统理论和文化的积淀,国际对外交往和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对外国国际政治理论成果的借鉴。<br>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传统的政治、军事、谋略和管理思想,还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无论是对于国家内部的管理,还是现行的外交政策,中国均是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礼仪置于第一位,中国要强盛的心理历来是为了防御,并不是扩张,这与西方政治文化中只注重利益,不讲道德的传统截然不同。<br>    另外,中国既不是一个宗教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极力向外部世界强行推行自己价值观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的是“和合”、“包容”、“超脱”与“顺应自然”,在中国儒家思想的传统中从来就没有侵略别人的基因,正如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所叙述的:“杰出的意大利耶。<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人类的大课题——文化与文明<br>一、中国式的文化观<br>二、观念的影响力<br>三、地缘文化<br>四、文明的起源<br>五、文明史的变迁<br>第二章 西方文明的演进<br>一、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要素<br>二、双重属性的基督教文明<br>三、文艺复兴中的政治人文<br>四、理性主义与工业革命——从近代走向现代<br>五、人权、民主与价值观念<br>第三章 传统与现实<br>一、文明的动力——科技、经济、政治,还是文化?<br>二、功利主义——文明的双刃剑<br>三、走向分裂的文明<br>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文化含义<br>五、分化中的欧美文明<br>第四章 偏激的美国<br>一、实用主义哲学<br>二、政治理念的沿革<br>三、新自由主义——美国式的国际一体化<br>四、社会结构与利益集团<br>五、主导美国社会的新教——宗教崇拜<br>六、美国人的文化心理<br>七、美国的困惑——文化与传统的局限<br>第五章 中国智慧<br>一、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br>二、孔子与儒学的贡献<br>三、老子与道家的价值<br>四、佛教的中国化<br>五、文明的核心与文化的精神<br>六、难以定位的《易经》<br>第六章 文明的差异<br>一、中国谋略的真谛<br>二、西方的政治人文<br>三、道德与利益的抉择<br>四、经验与理性的对抗<br>五、中国人与西方人<br>六、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排他还是包容?<br>七、国家行为与文明的标准<br>第七章 中国思维的局限——文明的悖论<br>一、文化史的启示<br>二、导致衰落的“逻辑链条<br>三、有关李约瑟问题<br>四、逻辑与数学——被忽略了的文化要素<br>五、分析与演绎——“洋八股<br>六、凝固了的创造性<br>第八章 文明的变革<br>一、传统的实质<br>二、关于变革的理论<br>三、文化反思与文化革命<br>四、“镜子”与“桥梁”——汉学家与中国问题专家<br>五、改革的进程——从经济、政治到文化<br>第九章 超越西方<br>一、世界格局的观点<br>二、文明的大趋势<br>三、文明的回归——为什么西方将衰落,而中国在崛起?<br>四、安全与使命<br>五、“软实力”<br>六、理想与理性的革命——)中破局限,超越自我<br>第十章 理论思维的意义<br>一、创造性思维与现代价值观<br>二、文化战略<br>三、科学、文化、哲学<br>四、社会科学上的“统一场论”——从二元科学到三元科学<br>五、方法的结构<br>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