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071145
  • 作      者:
    林家有著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家有,广东廉江人,中山入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近代中国政治与思想史研究。专著有《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辛亥革命与民族问题》、《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觉醒》、《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审视》、《史学方法论》、《共和·民主·富强--孙中山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重读孙中山遗嘱》。合著有《孙中山年谱长编》、《辛亥革命运动史》、《共和国的追求与挫折一辛亥革命》、《孙中山与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合作史》、《宋美龄传》、《民族独立的抗争》、《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朱执信》等十余种。主编有论著20余种。发表论文20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清政府的垮台是必然的,因为它已经没有能力自救。由于它对外丧权辱国,对内专制腐败,引起朝野、上下之间权贵的争权夺利。国家贫穷,民生困楚,社会不稳,矛盾激化。中央要集权,地方要分权,地方督抚的离心倾向加剧,不听中央号令的事件时有发生。清政府的垮台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失误造成内部权力基础的离析和民众的背离有重大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像辛亥革命那样全国性的打击,内部矛盾也不会激化到上下脱序的程度,民众也不可能动员起来造成社会的全面危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康有为为首的海外立宪派、张謇为首的国内立宪派从不同的角度掀起对清朝统治不满,形成反清热潮的高涨,造成各种反清力量的聚合,促进清政府走上绝路,最后由辛亥革命造成朝野上下之间的矛盾,在辛亥革命的打击推力下垮台。可见,清朝的垮台是全国反清力量的胜利,是各族人民合力反清的胜利,尤其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胜利。
    辛亥革命已过去了100年。l00年前的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100年前进行革命和改造中国的奋斗,自有其特殊情况,我们今天去研究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只能去加深理解,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不能教训别人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否定先驱者的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都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更不是今人所当为。
展开
精彩书摘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新兴的资本主义殖民帝国对古老的封建帝国的挑战。尽管社会的少数先进人物已经意识到今古巨变的来临,提出要重新估价自己、检讨中国战败的原因。从林则徐倡“师夷智”开始到冯桂芬作《校邻庐抗议》一书,主张“采西学”、“制洋器”,都是一代中国人经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对泰西逼来的一种回应;但由于历史重负的束缚,中国人不仅未能够承受西方的挑战,少数先进人物微弱的呐喊也未能唤起社会多数人的觉醒。然而,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毕竟暴露了清王朝的种种弊端和衰弱,也使中国走上一个畸形发展的道路,打断了中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第一次处于被奴役的民族地位,自然引起了全民族的震动。但是,这种震动并没有能够立即带来全民族的觉醒,当时有的人虽然睁眼看世界,朦胧地预感到自己民族苦难的未来,呐喊着要人们正视侵略者,立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这种人的呐喊,没有能够立即引起社会的巨大共鸣,形成强大的爱国反侵略社会思潮,甚至还有人误以为条约签订以后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就是睁眼者也似醒非醒,没有能看清世界的真正趋向和侵略者的本质。这些睁眼看世界的人,总是习惯依据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已有的知识去思考问题,采取对策。因此他们的呐喊不仅没有能够触动封建统治阶级的中枢神经和激起更多仁人志士的觉醒,也未能够阻止近代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沉沦。不过他们的言行在近代思想界、知识界却起到开风气之先和启迪人们去认真思考中华民族前途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自觉民族意识的形成
一、鸦片战争对中华民族自觉民族意识形成产生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为中华民族自觉民族意识的形成提供
客观条件
(二)抗英斗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二、鸦片战争后中华各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一)人民的向背决定民族的命运
(二)民族的凝聚力来源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与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
民族问题
一、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
(一)清政府对汉族的政策
(二)清政府对蒙古族的政策
(三)清政府对伊斯兰教各族的政策
(四)清政府对苗、瑶、壮、彝、傣等各族的政策
(五)清政府民族压迫政策的实质
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
(一)民族问题的实质
(二)民族关系与阶级关系
三、辛亥革命的总任务和所要解决的主要民族问题

第三章 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孙中山民族主义纲领的制订
一、清政府成为各族人民仇恨的焦点
二、帝国主义的全面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重
(一)帝国主义列强的政治侵略
(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三)帝国主义列强的文化侵略
三、兴中会的建立和孙中山民族主义纲领的制订

第四章 民族资产阶级的民族观与解决辛亥革命时期
民族问题的主张
一、改良派的民族观和民族主义思想
(一)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和民族观
(二)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二、革命派的政治要求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主张
(一)解决国内民族压迫造成的民族问题所提出的
主张
(二)解决外来民族压迫造成的民族问题所采取的
方法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宣传与中华民族
自觉意识的形成
一、同盟会成立前民族主义宣传高涨的原因和特点
(一)民族主义思潮迅速传播的社会原因
(二)民族主义宣传的目的
(三)民族主义宣传的特点
二、同盟会成立后“排满”革命高涨的原因和目的
……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七章 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辛亥革命的结局
第八章 辛亥革命与中国少数民族的觉醒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