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东邻陕西,南通巴蜀,西连成县,北接天水。境内山水秀丽,既有北国之雄,又有南国之秀,素有“陇上江南” 之称。全县设15个乡(镇),213个村,10 个居民委员会,94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 2722.9平方公里。有汉、回、满、藏、苗、壮、锡伯、土家、畲、蒙古10个民族,总人口22.14万人,少数民族约1.1万人。占总人口的4.9%。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大多是因工作或婚姻迁入,人数很少。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境内置河池县,这是徽县置县之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徽县地处古陈仓道、古青泥道、古木皮道三条入蜀古道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蜀川门户,人蜀咽喉”之称。 徽县境内海拔在704米~2504米之间,南北为山地,中部为浅山丘陵,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呈“凹”字形倾斜。徽县气候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秦岭山脉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0℃~12.4℃,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850毫米,无霜期200天~220天,植物生长期长,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 徽县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土壤肥沃,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可靠保证。徽县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县,农业基础良好,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徽县在农业收成上素有“川不成山成,山不成川成”之说。也就是说,徽县发生旱涝灾害,如果川坝地区受灾较重,则山区受灾相对较轻;如果山区受灾严重,川坝地区就相对较轻,在这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灾害可以得到及时补救,使灾害对徽县的影响不是十分严重,所以徽县又被称为“金徽县”。 徽县自然生态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森林面积18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6%。 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19.8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4.76万千瓦。全县已发现有铅、锌、铁、金、铜、汞、硫、大理石、石灰石等4大类22种矿产资源。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子、稻米等粮油作物,盛产核桃、银杏、板栗、柿子、生漆、狼牙蜜等林副产品,出产杜仲、柴胡、金银花、天麻等100种中药材。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徽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徽县自古人杰地灵,涌现出了张珏、薛友直、张威、曹友闻、曹友谅、曹友庆等一大批驰骋疆场的武将,也涌现出了郭从道、郭庄、高斗南、孙巨鲸、张绶、刘甫翼等文化名人和科学家。历史上,杜甫、刘长卿、柳宗元、陆游、赵抃、胡淡等莅临徽县,留下了无数赞颂徽县大好风光的著名诗篇。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吴玠、吴磷在徽县英勇杀敌,指挥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仙人关大捷,保全了南宋半壁江山,其英雄事迹被中国军事学院写入《中国古代著名将帅》《中国古代著名战例》等军事教科书籍。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时在徽县进行过短暂休整。红军离开时,徽县共有七百余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投身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去,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徽县因此也成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红军在徽县休整期间,广泛宣传革命理论,在徽县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徽县成为陇南地下党诞生的摇篮,无数的徽县儿女为中国革命前仆后继,献出了宝贵生命,也为今天的徽县儿女树立了光辉榜样,激励着徽县儿女建设徽县美好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徽县十分重视发展农业,不断改善农业基础,开展了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广良种,使农业发展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徽县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以解决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 联动,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构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了营造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和特色 IX域优势的力度,切实增强了徽县农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2010年,徽县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48万亩,农业总产值达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4.85万吨,较去年下降了2.94%,比“十五”增长1.71%,是 1949年的5.49万吨的2.7倍;油料总产达 0.84万吨,较上年减少1.18%,较“十五” 末减少0.67%。徽县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7.95万亩,总产值达到4.64亿元。 特别是草畜、蔬菜种植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完成畜牧业总产值2.35亿元,较上年减少6%,较“十五”末增长 35.84%;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0.2万亩。 徽县农业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大了区域性产业的开发力度,新发展中药材4.99万亩,烤烟0.59万亩,瓜类2.27万亩。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已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4t:迈进。徽县农业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徽县农业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一五”期间,徽县遭受了2008年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8.12”特大山洪灾害的袭击,全县上下在搞好灾后重建的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水、电、路、房屋等基础设施配套,农村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截至2010 年底,徽县建成了江洛镇龙头村、麻沿河乡熊北村等六个新农村试点村,完成了高桥乡东峪村等三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为徽县今后农村建设摸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徽县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徽县工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徽县立足自身实际,夯实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基础工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徽县把推进工业化进程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项目推进,扩张工业总量;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企业;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紧紧围绕“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工作思路,把握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行政府让利于企业、企业让利于职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对甘洛集团、陇酒集团、医药公司等二十余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使徽县工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县内甘洛集团、宝徽集团先后进入全省工业60强,陇酒集团的 “金徽”商标和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名牌产品”,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喜获“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千年金奖”和“世界特供产品” 称号。到2010年底,徽县工业基本形成以有色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白酒饮料、化工建材四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当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5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42.5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亿元,比上年增长 62.33%,比“十五”末增长30%,工业主导地位逐步提升,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8.6%。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