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东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靠敦煌市,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库木塔格沙漠相邻,南依塞什腾山与青海省为邻。甘青藏公路穿越县境南北。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总面积3.3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 56%,其中耕地占0.01%,天然草场占29.56%,林地占0.09%,荒地沙漠占68.22%,城镇占1.56%,河流、湖泊占0.56%。 境内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全县地形狭长,东西长425公里,南北宽125 公里。东南高而西北低。海拔1500米至5798米,平均海拔3200米左右。阿尔金山、党河南山与塞什腾山之间(苏干湖盆地)广布戈壁沙漠,高原盆地苏干湖地表平坦,海拔2800米~3000米。 境内祁连山西向余脉与阿尔金山东向余脉连成一片,纵贯全境。阿尔金山、党河南山、塞什腾山、土尔根达板山、野牛脊山等5条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环绕全县。这些高山峻岭,其雪线以上终年积雪,现代冰川遍布。 境内河流主要有大、小哈尔腾河,安南坝河,青石沟河,均发源于上述高山地带。其他的间歇性(季节性)小溪小河,主要源于上游冰山和高山积雪融水,流程短,渗漏大,水量小。山区还有泉眼,水量丰沛,水质佳。湖泊主要有大、小苏干湖,水源系大、小哈尔腾河,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其中大苏干湖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属咸水湖;小苏干湖蓄水约为O.24 亿立方米,属淡水湖。 全县气候属青藏高原高寒型农牧业气候区。南部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北部属温带干旱气候。荒漠化气候特点明显。干旱少雨,四季和早晚温差大,冬长夏短,冰雪常存约9个月。年均气温3.5℃。7月份平均气温为16.7℃ ,1月份平均气温为一10.80C。年降水量120毫米,且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5月一9月,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左右。日照时间长,全年在3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为34%左右,蒸发量为2500毫米,为降水量的二十多倍。无霜期90天。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立体气温分布明显,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寒潮、暴风雪、冰雹、霜冻、大风和沙尘暴等。 刚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古属三危地。战国、秦、汉时为月氏、乌孙等部落驻牧地。今阿克塞县的当金山以北地区,汉属西域都护府,三国、西晋时隶属西域长史府,东晋时先后为前凉、前秦、后凉等所辖。北魏时当金山以北属西戎校尉府,以南属吐谷浑;隋时分属鄯善郡、西海郡、敦煌郡;唐时属沙州;宋时为西夏所辖;元时属沙州路。明代设安定卫,今阿克塞县境大部分归其所辖。清初属沙州卫,后沙州改为敦煌县,阿克塞属安西直隶州。1929年青海建省时,当金山以南归青海,以北属甘肃敦煌县。阿克塞的哈萨克族原驻牧于新疆阿尔泰、哈密和巴里坤一带,因不堪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和剥削,从1929年开始向甘青边境迁移,长期过着流浪生活,主要游牧在阿克塞、安南坝、哈尔腾、海子一带。随着迁入甘肃的哈萨克族的增多,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于1938年在玉门县区地方设立“哈民设治局”(后移址于5K, 门赤金),1941年2月撤销。1942年12月废除了百户制,改以军队编制统治哈萨克族。1944年,甘青新三省会议议定鱼儿红、玉门、安西、敦煌南山一带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居住和放牧地。除1946年部分返回新疆外,留在阿克塞地区的哈萨克族四处漂泊,历经沧桑,直至新中国成立。1951年1月,人民政府在敦煌设立了“安置流散哈萨克族工作委员会”,5月,人民政府驻阿克塞地区的工作组由海子转移到前山的博罗转井,哈萨克族牧民也随后搬往前山,逐渐安定下来。1953年3月底到4月初,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边境哈萨克族头人联谊会暨各族团结会”,并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民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萨克族的协议意见》,规定“以花海子(色勒屯)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的南端,北至燕都尔士(现燕丹图)的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牧的区域”。从此,甘肃境内的哈萨克族人民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漂泊流浪的生活。1954年4月26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县级)正式成立,县府设在博罗转井。 阿克塞县以县城西十多里处的阿克塞沟而得名,“阿克塞”系哈萨克语 “纯洁”的意思。1998年9月,县城迁至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红柳湾镇。现在全县辖2乡1镇,10个行政村。
……
展开